-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2.2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率影响的测定 灰霉病菌培养9-10d后使其产孢,加无菌水稀释至40×下每视野20-30个,用凹玻片加不同浓度的壳寡糖24℃黑暗培养24h后,计算孢子萌发率。 孢子萌发率 萌发孢子数/视野下总孢子数×100% 2.3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影响的观察 在PDA平板上反接灰霉病菌2d后在菌落边缘加0.2mL的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后竖插盖玻片,对照组加等量无菌水,待菌丝长到盖玻片上取出直接观察菌丝形态进行比较。 2.4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电导率影响的测定 在生长7d后的平板上收集菌丝,称取0.1g,加入20ml 无菌水加各浓度梯度的药液分别于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min 测电导率,最后沸水10min。 相对渗透率 (Ct-C0)/(Ck-C0)×100% Ct为处理一定时间的电导率 Ck为杀死处理后的电导率 C0为起始电导率 2.5 壳寡糖对番茄幼苗抗灰霉病的诱抗效果研究 在处理前24h和12h对处理番茄幼苗叶面喷施两次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叶面、叶背均匀喷洒,使溶液附于叶面但不下滴,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喷施。然后选取每株幼苗的第2、3片复叶的顶端叶片接种直径为5mm的菌饼,每组选5棵,共10组重复,试验期间室内温度最低9℃,最高26℃,平均18℃。保湿处理,14d后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抗诱效果。 病情指数 ∑ 各级病叶片数 ×相对级数值 /(调查总叶片数 ×最高级别数) ×100% 诱抗效果 对照病情指数 - 处理病情指数 /对照病情指数 ×100 % 3 结果与分析 3.1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本试验从壳寡糖对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菌丝形态及电导率5个指标分析其对灰霉病菌的影响,得出了壳寡糖确实能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产孢及孢子的萌发,同时菌丝体发生明显畸形的现象,电导率的增加表明壳寡糖导致了菌体细胞内含物的外渗,影响了菌体的正常生长。 所以,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壳寡糖可以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为番茄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首先感谢指导教师顾丽嫱老师的指导和教诲,我的毕业论文从试验到定稿自始至终都是在顾老师的认真细致耐心的点拨指导下进行的。同时,还要感谢教研室的所有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希望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我的毕业论文作品答辩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指导教师 顾丽嫱老师 姓 名 李红晓 学 号 0座机电话号码065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 侵染引起的病害, 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 引起果实腐烂,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 已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为了有效的控制番茄灰霉病菌引起的病害,本试验研究了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测量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处理的灰霉病菌的菌落直径、菌丝形态、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电导率5项指标,然后向喷施相应壳寡糖溶液的叶片上接种菌饼,计算叶片的病情指数和诱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番茄品种:巨丰番茄(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中心) 壳寡糖:分子量≤3000,脱乙酰度(DD)为85%(浙江澳兴科技生物有限公司) 1.2材料培养 选取饱满一致的番茄种子,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培养皿内试纸上28℃温箱催芽,每天用清水沾湿试纸,防止干燥,4~5d后挑选发芽一致的种子播种于塑料盆(基质为V 沙土 ∶V 蛭石 3∶2)中,入土1cm,每盆播种1~2颗,普通温室内培养,待幼苗长至4-5片复叶时,作处理。 2 实验方法 2.1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和产孢量影响的测定 制备含壳寡糖浓度为300、600、900、1200、1500mg/L的含药平板,用打孔法反接5mm的灰霉菌菌饼。22℃培养箱培养,每天测量菌落直径,记录数据,待对照组菌落长满整个培养皿为止,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然后12h/12h光暗交替条件下继续培养产孢,计算产孢量。 由图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对灰霉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300mg/L抑制率比对照组高33.12%,1500mg/L的处理在第5d高出66.6%。 3.2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产生及萌发的抑制作用 处理浓度(mg/L) 孢子产量(4*106) 产孢抑制率(%) 孢子萌发量 % 孢子萌发抑制率 % 0 13.60 74.00 300 9.00 33.80 60.40 18.40 600 6.80 50.00 56.50 23.60 900 4.60 66.20 52.70 28.80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