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理工大学业考试大纲_二_
?
838 工程力学基础
1.考试内容
静力学: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对轴的矩,力偶,力系的主矢和对某点的主矩,力系的简化,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自然轴上的投影,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刚体平面运动方程,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速度投影定理,点的速度、加速度合成定理,刚体的复合运动。
动力学:质点系的质心,刚体对某轴的转动惯量,功,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量,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的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对某点的动量矩,质点系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和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律。
杆件基本变形:(轴向拉、压、扭转、平面弯曲)内力和内力图及平面弯曲时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杆件基本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材料轴向拉、压时的机械性能。
2.考试要求
了解:材料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点的运动描述,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描述,约束和自由度,力系的最简结果,刚体的质心和规则刚体(细长直杆,圆盘等)对中心惯性主轴的转动惯量,动力学基本定理及其守恒定律。
理解:平面弯曲与非平面弯曲的差异,材料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及应力应变间的本构关系,强度理论,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速度瞬心,加速度瞬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尤其是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科氏加速度),物体平衡与力系平衡的差别,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动能、动量、动量矩。
掌握:杆件基本变形(轴向拉、压、扭转、平面弯曲)时内力和内力图及平面弯曲时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确定危险截面的内力及其应力分布和危险点;用速度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平面运动刚体系统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物系动力学基本特征量(动能、动量、动量矩)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积分或微分形式的应用,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
3.参考书目
《工程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梅凤翔、周际平、水小平,2003
《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上、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梅凤翔、周际平、水小平,2003
?
839 材料科学基础
1.考试内容
晶体学基础:a.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b.晶面与晶向指数,c.常见晶体结构及其几何特征。固体的相结构:a.固溶体,b.金属间化合物,c.陶瓷中的相。晶体缺陷:a.点缺陷,b.线缺陷,c.面缺陷。凝固与结晶:a.结晶的基本规律与条件,b.晶核的形成,c.晶核的长大。相图:a.相平衡与相律,b.二元相图,c.三元相图,d.相图的热力学解释。固体中的扩散:a.扩散定律及其应用,b.扩散的微观机理,c.扩散的热力学理论,d.反应扩散,e.影响扩散的因素。塑性变形:a.单晶体的塑性变形,b.多晶体的塑性变形,c.合金的塑性变形,d.冷变形的组织与性能,e.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a.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b.回复,c.再结晶,d.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e.金属热变形。
2.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胡庚祥、蔡珣主编,2000
?
840 环境微生物学
1.考试内容
微生物分类;微生物生理:微生物酶,微生物营养,微生物产能代谢,微生物合成代谢;微生物生长繁殖: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遗传,微生物变异,基因重组,遗传工程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氧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磷循环;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微生物学原理:废水处理中的生态系统,活性污泥膨胀及控制对策,厌氧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类群;污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脱氮除磷的微生物学原理,微污染预处理的微生物学问题,饮用水的消毒及微生物学效应;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微生物胞外多聚物的开发和应用,优势菌种与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2.考试要求
考生对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如微生物分类、培养、生理、生长、遗传、变异、生态及其作用等应有基本了解;对微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和污染修复等方面的运用和研究前沿应有一定认识;对涉及水污染控制、废水深度处理以及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处置中的微生物学原理和机制应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具有应用微生物技术解决实际污染的处理思想以及研发新型处理技术和工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参考书目
周群英、高廷耀编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