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币升值 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导语: 最近,人民币升值问题是大家议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大家生活离不开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大家都关心。 人民币升值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企业关注的焦点,民众关心的热点。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什么是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在对外业务中与外币的比价,是人民外价值的体现 1、国际汇率的由来:历经125年(1880年—) 三个阶段: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纸币浮动汇率制 2、建国后人民币汇率的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实行外汇集中管理制——官方管制、内部结算。(当时内部掌握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是1:2.4左右) 第二阶段(1979-1993年): 实行双轨制——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松动外汇管制 第三阶段(1994-2005年): 有管理的固定联系汇率 第四阶段(2005.7.21以后): 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沿革和运行轨迹,不难看出,它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汇率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的双轨制、最后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 49 78 85 94 01 05 06 15 20 2.24 2.7 5.7 8.7 8.28 8.11 8.05 6.1 4.0 汇率 年代 建国后人民币汇率变动一览表 3、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松动过程和改革的三大要点 国际上打压升值风波 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上,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比照广场协议,敦促人民币升值 03年9月美国财长斯诺访华,提出放宽汇率管制 04年10月,央行长周小川参加七国会议,IMF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 05年4月,博鳌亚洲部长对话会上,周小川做了升值的暗示,三个月后升值 (1)放弃官方牌价的固定汇率,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 (2)由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变为参考一揽子货币的多元化政策 (3)人民币升值2%,充分考虑了渐进性、可控性和主动性 二、人民币升值的实践背景和理论成因 1、从国际背景看,升值是外贸形势的客观要求,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中心 由于三低 低价劳动力 低价原材料 低汇率 带来三大 出口量大 外贸顺差大 外汇储备大 导致三多 外贸摩擦多 经济风险多(外贸依存度高) 政治因素多 2、从国内看,升值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1)1994年人民币贬值太大,留下惯性反弹的升值空间 (2)国内需求不足,有通货紧缩的迹象 (3)外贸转型的需要 数量型转向质量质量效益型 低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 3、理论成因 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26年改革必然延伸到金融领域,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是快与慢、大与小的问题 中国的市场化率为68%,世界上承认国是52个。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是房市到顶线、股市到底线、汇市到端线,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三、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宏观上讲 升值:利民不利国 贬值:利国不利民 相对意义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真实反映中国的国力,带来三个升值 人民币升值 全球汉语热(专业性,群众性) 综合国力提升 对GDP评估问题,两种折算方法 购买力平价指数(偏高) (1:25) 汇率(偏低) (1:8) 成为中美之间争论的焦点 中美之间的贸易及外交关系 (2)有利于扩大进口,引进技术设备,特别是进口能源和资源解决国内发展瓶颈问题 (3)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 (4)有利于减轻政府和企业偿还外债的本息压力 (5)有利于民众购买进口的国外优质产品,也能增强百姓的国际购买力,出国学习、旅游、购物 2、消极影响 (1)打压中国出口,减弱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为中国通货紧缩带来压力 (3)对外资的吸引能力下降,减少外商投资 四、人民币升值后的走势及对策 1、走势 (1)2006年初——2月16日:已突破1:8.04,4月和7月是两个关节点,预计升值在3%左右,最终突破1:8大关 (2)2015年:预计人民币升值为1:6.1,国外估计升值空间是40% (3)2015——2020年:升值顶限是1:4 2、对策 (1)吸取日本教训,冷静应对升值,提高驾驭能力,小步慢跑,充分考虑经济承受力 (2)升值后出口下降,重点转向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整结构,自主创新(三驾马车理论) (3)调整储蓄结构,多存人民币少存外币,手中如有外币的民众,可以留小头换大头,人民币是亚洲主体流通货币,有望成为世界第四货币,升值预期较大 (4)调整消费导向,降低储蓄率。目前,我国储蓄率高达46%,2005年末居民储蓄高达14万亿元,企业储蓄10万亿元 国内高储蓄带来的利弊分析: 利 国库充盈,调控能力增强 掩盖了银行坏债,缓解了金融风险 弊 消费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