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自动喷雾降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外自动喷雾降方案

《综放支架红外自动喷雾及配套降尘设备研发》 项目实施方案 晋煤集团赵庄2号井 华北科技学院 2011年2月25日 一、项目立项背景 1、基本情况 煤尘是煤矿井下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工人长期吸入矿尘,轻则患呼吸道炎症,重则患尘肺病。我国煤矿每年因尘肺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由井下生产性事故死亡的人数,且绝大多数矿井的煤尘爆炸危险性都比较强,煤尘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 “三软”煤层的综合防尘措施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采用煤体注水防尘措施时,注水钻孔易塌孔、夹钻,排尘难度较大,使钻孔深度很难达到理想要求,且封孔困难,合理的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仍很难确定;割煤工序粉尘严重超标,在无喷雾状态下,最高能达到1000mg/m3以上;运输机道各转载点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工作面进风流;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放煤作业时,放煤口粉尘严重超标;炮掘工作面放炮很长时间后,浮尘仍很难降低到标准浓度。现有淋水喷雾降尘中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添加剂以提高降尘效果,另外现在喷头存在雾化效果差等特点。 2、目前存在的问题 测尘和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虽然对工作面工作场所起到了喷雾降尘的作用,但是在喷雾过程中,人员通过喷雾点时不能暂停或延迟喷雾,给工作人员的行动带来不便,另外,声控自动喷雾装置在接到控制信号后洒水,当粉尘浓度降到规定浓度以下时,该装置不能自动停止洒水,降低了装置的利用效率。 3、国内外现有技术 自动喷雾降尘装置,主要用于煤矿井下进回风大巷、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道、车场、煤仓及其它需要定时喷雾降尘或定时洒水的作业场所,净化风流,改善工作环境,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测尘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该装置根据粉尘浓度控制洒水降尘,适用于煤矿井下工作面、井底煤仓运输大巷等工作场所。系统主要由煤矿粉尘传感器、隔爆兼本安多路电源、电磁阀、喷头、水管等组成。当监测场所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粉尘传感器设定的报警值时,粉尘传感器产生一个触发控制信号,通过传输电缆传至隔爆兼本安多路电源,由隔爆兼本安多路电源内的继电器打开电磁阀对工作场所进行洒水,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当粉尘传感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时,洒水停止。 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该装置利用声音控制洒水降尘,适用于煤矿井下炮采工作面。系统主要由声控传感器、控制器、电磁阀、喷头、水管等组成。当监测到放炮等产生的强声音经过声控传感器时,传感器给出控制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内的继电器控制电磁阀,对工作场所进行洒水降尘。自动喷雾降尘装置3、煤尘抑制剂 依据化学作用机理不同,化学抑尘剂一般可分为湿润剂、黏结剂和吸湿剂三类,抑尘机理主要包括润湿、固结、凝饼三种作用。本项目产品是一种润湿型化学抑尘剂,其研发的依据是化学药剂改善水润湿粉尘原理。 湿润型化学抑尘剂由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组成的化合物。润湿剂溶于水时,其分子完全被水分子包围,亲水基一端被水分子吸引,疏水基一端则被排斥伸向空中,这样润湿剂物质的分子系在水溶液表面形成紧密的定向排列层(界面吸附层),使水的表面分子与空气接触状态发生变化,接触面积大大缩小,导致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同时朝向空气的疏水基与粉尘之间有吸附作用,而把尘粒带入水中,使得粉尘得到充分润湿。 本产品获得2010年北京海淀区创新资金(编号cx2010-19)和2011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编号11c26221100182)。 项目预计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三、项目的经费预算 总经费概算:125万元 (1)提供煤尘抑制剂3000kg(稀释加液比例千分之一),单价30元/kg,计9万元。 (2)研制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1套,6万元/套,计6万元。 (3)研制架间红外自动喷雾装置120套(含雾化喷嘴、红外线探头、控制器和电磁阀),0.7万元/套,计84万元。 (4)现场安装、技术指导、差旅费等8万元。 (5)项目报告编制、验收等费用5万元。 (6)税费及管理费1~5项合计12%,为13万元。 四、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 (1)2011年1月至3月 前期工作准备,合作协议确定(是否能确定根据矿上具体情况而定); (2)2011年4月至5月 管道加液装置研制。 (3)2011年6月至7月 红外自动喷雾装置研制。 (4)2011年8月 现场安装调试。 (5)2011年9月 反馈信息后改进。 (6)2011年10月 报告编写,准备验收。 华北科技学院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专业 学历 职称 备注 凌标灿 煤矿地质 博士 教授 一级安全评价师 梁育龙 矿山机电 本科 高工 二级安全评价师 马尚权 安全工程 博士 教授 一级安全评价师 孙志海 机电一体化 硕士 副教授 一级安全评价师 梁为 机械制造 博士 教授 常庆雪 矿

文档评论(0)

gov4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