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相 打印版
第6章 相 变
6.1.11问题 从结构起伏、能量起伏推测什么是成分起伏?并总结起伏的一般定义。
答:1)成分起伏即浓度起伏。
2)起伏的一般定义:在某一时刻,局部能量(结构、成分)高于(或低于)平均值。
6.1.12问题 说明图6-2左图中最大的黑点(右上),不可能移动到中图的中央。
答:假设右上的黑点到中央的距离为1 ,可计算出其移动的平均速度为100000m/s。
6.1.13问题 对式6-1求导时,把视为常数,这是为什么?
答:在对式6-1求导时,温度是确定的(T为参数),即为常数。
6.1.14问题 临界晶核密度与表面能、过冷度、熔化热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1)表面能越大,越小。表面能是形核的阻力项。
2)过冷度越大,越大。过冷度是形核的动力项。
3)熔化热越大,越大。熔化热越大,原子间结合力越大,越大,动力项越大,越有利于形核。
6.1.15问题 讲义中能量起伏概念是如何引进的?请用一句话解释。
答:“形核原子”的能量高于“平均原子”。
6.1.16问题 能否称式6-11中的Q为液相扩散激活能?如果可以请解释原因;如果不能请比较这里的Q与真实的液相扩散激活能的大小,并解释原因。
答:不能。Q 真实液相扩散激活能的大小。
此处Q=真实的液相扩散激活能+原子穿越液固界面的能量。
6.1.17问题 式6-11的在形式上与学过的哪个公式比较像?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差异是什么?
答:置换扩散中,。
其中,为能够产生跳动的原子,为原子周围的空位数。
问题 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会有过冷现象。注意,只能是一句话(而不是公式),目的是考察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
答:当达到熔点时,因表面能使得仍然大于零,需继续降温。
问题 由图6-4看出,形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曲线中有极值现象,其解释为有两个相反的因素共同决定形核过程。一是驱动力,过冷度越大,的绝对值越大,即动力越大;二是扩散阻力,它随过冷度的增大(即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在适当的过冷度下形核率有极大值。现在的问题是,对于长大过程,长大速度与过冷度的关系曲线是否也有极大值现象
答:长大速度与过冷度的关系曲线没有极大值现象。因为长大过冷度一般比较小。
6.1.18问题 在某一过冷度下凝固时,凝固结束后固体中晶粒的最小半径(平均值)是吗?提示:晶界能比液-固界面能高很多。
答:大于r1。
6.1.20问题 试证明纯金属熔化时无需过热。提示:(1); (2)熔化总是开始于表面。
答:由,但此处 0,由此不需过热。
6.1.21问题 均匀形核过程中,一团液体变为固体的(形核)瞬间,伴随哪些变化?请简要说明。
答:自身体积自由能的变化+相界面的产生
6.1.22问题 将凝固过程分为形核与长大是有深意的,这不是随便的划分。请从两个过程的微观机制说明它们的本质差异。
答:形核伴随有新生界面的产生,而长大不需要。
6.1.24问题 前面介绍过冷度时说到:“过冷度受冷却速度和金属纯度的影响”,为什么?
答: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可以这样想,冷却速度无限缓慢,就无过冷现象。金属纯度越低,非均匀形核比例增多,过冷度降低。
6.1.24问题 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非均匀形核的过冷度总是小于均匀形核。
答:非均匀形核有多余的界面能,所需的动力小,过冷度小。
6.1.25问题 非均匀形核过程中,一团液体变为固体的(形核)瞬间,伴随哪些变化?
答:变化:体积自由能的变化,界面的变化(旧界面的消失和新界面的形成)。
6.1.26问题 1.理论上讲,与属于一类,它们的数值一般都比较小(与晶界能及相界面能相比),请问为什么?2. 的类型与、不同,通常大于(或)。请问属于什么类型?它为什么大于(或)?
答:该题主要考查表面能与界面能的概念。表面指凝固态相对于气相的分界面,界面指固固和固液之间的分界面。由于凝固态分子与气态分子的差别很大,表面能比界面能大很多。
6.1.28问题 图6-6a、b是两种极端状况,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请问图6-6c是如何综合这两个因素的,即在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会形成球冠状?
答:一方面和β相接触的面积应尽量大以减少原来的界面能,另一方面和液相接触的面积应尽量小以减少固液界面能,两方面综合,会达到一种平衡,使新形成的α相成球冠状。
6.1.30问题 1.当时,理论上有无过热形核的可能性?为什么?提示:前面介绍的形核都是在过冷条件下产生的。2.如果有,它对凝固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答:1.理论上有过热形核的可能性,由?G=43πr3?GV+4πr2σ,过冷是为了获得动力项(?G
2.过热形核对凝固没有实际意义。当凝固成很大一块时,43πr3?GV是很大的正值,4πr2σ已经不足以使它平衡掉,不能达到?G0
6.1.31问题 长大过冷度通常小于形核过冷度,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