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类鉴赏_梦中.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梦中作》,继续提高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0年全国卷(2)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分) 问题一 学生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因为被贬而思家的心情。 学生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学生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前途迷茫和无可奈何心情,以及思念家乡厌恶官场心情。 优秀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受挫而被贬他乡,离途中月下听笛,看见道路迷人,表达诗人官场失意、壮志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悲伤,及脱离官场返家的无限愁绪。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写梦境,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4分) 学生1:这首诗在写作上与众不同。 学生2:这首诗在写作上运用了用典、对比、借景抒情手法。 问题二 学生3、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梦为不知,所以为虚,酒属实写,两者有机融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优秀答案 这首诗描写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等景物,营造了凄清的氛围,从而反映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忧虑,以及想脱离官场反家的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2)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诗人描写夜凉如水,月笼千山,笛声凄清,百花灿烂,路暗迷人等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一种迷茫及无可奈何酒尽思家的情感。 参考答案: (2)对仗工整 :“夜凉” 对“路暗”, “千山月”对“百种花”,“棋罢” 对“酒阑”,“人换世”对“客思家”,两两相对,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2)一句一个场景: 此诗四句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场景,一句一绝,各自独一,然后组合起来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 1、10年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11年福建卷《 晓至湖①上》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 3、09年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考情盘点 1、09年福建卷《江行》请从“景”与“情”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11年江西卷《清明》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3、09年湖北卷《题西溪无相院》第二联是怎样写景? 考情盘点 考情盘点 5、11年安徽卷《琅玡湾》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6、10年广东卷《望江东》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上片或下片?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3分) 10年安徽卷 连接高考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因为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所以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3分) 答: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的忧虑。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

文档评论(0)

jizhun4585fei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