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物理学两个前沿
第二章 物理学的两个前沿 从十七世纪以来,物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地向其它学科移植渗透,对其它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这种趋势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明显地得到增强,相继产生了一系列物理学的新部门和边缘学科,如量子化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等等,这些学科大多数也成为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并且给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况,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和观念之新颖,远非过去物理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可比拟。现代物理学远远超出了宏观物体缓慢运动的范围。从微观领域来说,人们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原子内部、基本粒子内部,发现了大小不断减小、能量不断增加的许多连续的层次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等。目前还无法预见这个层级链条有没有一个终端。从宏观领域来说,人们的视野已经扩展到半径为150亿光年的宇宙范围,依次突破了银河系、星团、星系和总星系的领域。物理学的一系列成果在理论思想上突破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观念、运动只具有连续性的观念、绝对时空观念以及机械决定论的局限性;提出了量子态、波粒二象性、几率决定性、四维时空与弯曲时空、实物与场的联系和转化以及宇宙膨胀的思想,物理学基本观念和理论基础发生了质的飞跃。 §2-1 粒子物理学(微观理论)
粒子物理学是探索物质组成的基本学科,又叫高能物理。人们常通过高能物理实验的手段取得实验数据,再验证理论。
年汤姆逊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用“散射实验”证实原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1932年又确定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同年还发现了正电子。之后,人们制造了高能量的加速器来加速电子或质子,用它们作炮弹轰开了中子、质子等,以期了解其内部结构,在剧烈的碰撞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粒子。
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有400多种,绝大部分都是不稳定的,不能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只能在高能质子或电子与原子核碰撞或者互相对撞的过程中产生。早期的加速器都是加速粒子去打固定靶,这种碰撞方式的有效能量比入射粒子的能量要小得多,在高能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大部分的能量都耗费在质心运动上了。后来就发展了对撞机,即使两束能量相同的粒子相对进行碰撞,由于这时质心的速度为零,因而粒子的全部能量都能有效地被利用。从20世纪30年代发明加速器以来,加速器的能量提高很快,大约每十年增加一个数量级,30年代为量级,90年代则达到了量级。目前正在建造的能量最高的加速器是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两束质子的最大能量各为,对撞机能量为。目前研究粒子性质的加速器最大能量只达到()量级,离物理学的大统一时代,即物理学的绿洲所需的能量量级差个量级。当加速器达到这样的能量水平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宇宙的起始状态。
中国科学家为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59年以王淦(gan)昌为首的中国科学家,用前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的加速器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为粒子物理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74年丁肇中(S.C.C.Ting)和里克特(B.Richter)领导的实验组分别发现了粒子。美籍华人科学家蔡永赐以“可能存在的重轻子”为客体,建立了有关的理论体系,对子的发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1年8月至1992年2月,由我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协作组,在北京正负对撞机(BEPC)上利用北京谱仪(BES)对子的质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1995年3月2日,在美国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组工作的我国20余位科学家宣布发现顶夸克。
已被发现并且确认的粒子有400多种,还有300多种已发现而未被确认。几乎每一种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存在反映了物质世界的一种基本对称性——正反粒子对称性。既然有反粒子,就有反物质存在。1961年用的质子打铍靶发现了反氘核,后来发现了、,正电子绕着这些反核运动就可能形成反原子、反物质。1996年1月,西欧核研究中心(CERN)用反质子和正电子合成了反氢原子。根据现在的认识,粒子和反粒子、物质和反物质在强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中是对称的,即遵守相同的物理规律。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是正物质为主,天体中可能存在反物质的世界,1998年6月升空进行实验的阿尔法磁谱仪,主要就是用来探索太空中的反粒子和反物质。
根据参与相互作用的情况可把粒子分为三大类(见1.2.2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描述粒子特征的常用基本物理量有:质量(静止质量)、电荷(为的整倍数)、自旋、寿命。实验证明,在粒子产生和湮灭的各种反应过程中,有一些物理量是保持不变的,如:能量、动量、角动量、电荷、轻子数、重子数等。
§2-2 天体物理学(宇观理论)
宇宙包括一切天体所占据的空间,包括一切以各种形式现在的物质。“宇”指无限的空间,“宙”指无限的时间。自古以来,地球上的人们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