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健康教育-活方式与健康 2
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 广义:指人们除了物质生产活动以外的一切行为方式 。
狭义:指人们衣、食、住、行、用、玩等日常生活的方式 。
不良生活方式: 像吸烟、酗酒、不合理营养、缺少运动、社会心理适应不良、不注意个人
与公共卫生及环境保护等对健康有害的行为。
生活方式病
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社会交往、参与的社会群体和文化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称之为生活方式病。如:高血压病、肿瘤、糖尿病、痛风、肥胖、心理问题等。
生活方式病系多因性疾病。 生活方式病病程大多为慢性过程。
生活方式病发生、发展和流行可随着社会与自然生活环境以及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也可以通过改变不良行为而降低其发病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生活方式病最佳的“疫苗”和“处方”。
健康生活“四大基石”:戒烟限酒、合理膳食 科学运动、心理平衡
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具有完好的身体、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
? — WHO 1989
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的位置协调。
7.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9. 牙齿清浩、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10.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行走轻松自如。
远离“三害”吸烟、酗酒、吸毒
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生活、学习、休息有规律,遵守时间、信守诺言、保持清洁和遵守纪律。不酗酒、不吸烟、不吸毒,增强公共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不但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具有完好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的当代健康标准。
养成健身运动的习惯
经常的有一定质量的参加健身锻炼可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益。健身锻炼应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科学高效,同时应注意防止和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
大学生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 68% 越缺少运动,越容易疲劳、患病,颈椎、心血管疾病 有病不求医 30% 早期疾病被延误治疗时机 不吃早餐,三餐饮食无规律 营养摄入不均衡 不能保证睡眠时间 神经衰弱的重要诱因 缺少交流 排遣压力的渠道日渐萎缩 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机体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空调中孳生的病菌也随着空调的老化侵袭健康。 面对电脑时间过久 幻灯片14
诱发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1.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 2.学、就业竞争的激烈
3.人际关系复杂 4.“都市生活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3. 易感者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的要求,只要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阻止传染病的流行。(对禽流感疫情的控制为例讨论)?
传染病的预防:1.控制传染源。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早隔离和治疗,防止病原体扩散。对患传染病的动物要早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进行一些
必要的消毒工作,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
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平时要养
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加强体育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基本传染源分类 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能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