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创伤一科 胡琪 概述 中医护理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实践,以整体护理为核心,动态地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四诊、八纲”方法,寻求病因、确定病位、辨别病性、分析病机及邪正盛衰的变化,在辨证的指导下,确立护理原则,三因制宜地制定护理计划,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其现代的护理措施实施计划,以完成“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护理病人,指导康复”的任务。 一.中医的“整体观”是实施整体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整体观念 (二)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 整体观念 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互相影响的。 (二)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 整体观念指导下的的中医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状况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正确认识疾病,从整体出发,予以妥善的治疗和护理。 二.中医的“辨证观”是实施整体护理工作的立要根据 (一)辨证论治 (二)辨证论治是决定护理工作的依据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就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病人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从而分析、辨别、综合、判断为疾病某种性质的征候;是对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的概括,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二)辨证论治是决定护理工作的依据 辨证是决定治疗前提和依据,同样,辨证也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而施护是护理病人的方法和手段,用“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护理工作,根据疾病的证候,确定施护原则,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方药应用,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情致护理以及中医技术操作的选用等。便病人受到针对性的护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 三.中医的传统疗法是实施整体护理工作的必要内容 (一)传统疗法的治疗作用 (二)传统疗法在护理中的运用 (一)传统疗法的治疗作用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治疗作用各异,如针灸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灸法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法湿散寒,回阳救逆;拔罐法通经络,法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刮渺能疏通膜理,调和气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熏洗法能疏通胰理,法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换药法能清热解毒,提脓怯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敷药法能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棘,消肿止痛;推拿疗法具有扶正桂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滑润关节,强箭壮骨等作用。 (二)传统疗法在护理中的运用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在护理中的运用,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特色,在急诊处瑚和临证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可以单独治病,有些可配合药物起辅助作用,有些方法优于药物疗法和其他治疗 四、中医理论是管理整体护理病房的科学基础 (一)根据病人证候的特点进行环境管理 (二)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进行作息制度的管理 (三)根据中医“动静结合”原则进行活动与休息的管理 (四)根据 预防养生的思想进行健康教育的管理 (一)根据病人证候的特点进行环境管理 病室的温度、光线、湿度及色调,应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为病人创造相适应的环境 (二)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进行作息制度的管理 病人的作息时间,应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情况合理安排以求与四季气候相应,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三)根据中医动静结合原则进行活动与休息的管理 病人的活动与休息应遵循 动静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病人的活动与休息,以免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四)根据 预防养生的思想进行健康教育的管理 1·住院健康教育的管理 2·出院健康教育的管理 1.住院健康教育的管理 在病人住院期间,应根据 六淫,七情以及饮食和劳逸致病的性质与特点,做好健康指导 2.出院健康教育的管理 中医对疾病恢复期护理十分重视,历代中医著作中早有因病后调养不当而影响康复的记载。 中医护理原则 ◇预防为主 ◇护病求本,急则护标,缓则护本 ◇正护,反护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因制宜护理 一、预防为主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一)未病先防 末病先防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达到防止疾病发生的目的。 1.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 (1)调摄精神,舒畅情志 (2)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3)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4)饮食有节,调配合理 (5)药物预防,人工免疫 2.防止病邪的侵害 (1)讲究卫生,预防传染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5D4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T_SXNA 002-2021_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达标验收标准.pdf
- 2025年武汉江岸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0616-高盛-亚洲经济分析:中国的新增住房需求将保持低迷.docx VIP
- 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物种鉴定规范.pdf VIP
- 默纳克ME320L电梯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某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详细手册.docx VIP
-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8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