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热单元地质预查报告(文档版)
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
地
热
单
元
地
质
预
查
报
告
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2015年04月
项目名称:永春县蓬壶镇地热单元地质预查报告
工作单位: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项目负责:杨 杰
编制人员:李志杰 蔡斌 王宇桐 张家忠
队总工:麦荣德
提交单位: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提交日期:2015年04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概况 2
第一节 目的任务 2
第二节自然地理与交通 2
第二章 区域地质条件 4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4
第二节 地热田地质条件 4
第三章 蓬壶镇地热单元水文地质条件 6
第一节 热源 7
第二节 含水层 7
第三节 盖层 8
第四节 控储构造 9
第五节 地热单元的成因探讨 10
第四章 第二单元的基本特征 11
第一节 地下热水的化学特征 11
第二节 温泉温度、流量 13
第三节 热储温度 14
第五章 地热资源可开采量估算 15
第六章 开发利用预评价 18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20
前 言
我司受福建天沐温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自2014年06月至今,有针对性的对永春县蓬壶镇魁都村一带地热田开展系统的调查工作,前后历时10个月,已发现地热田温泉的天然露头7处,人工揭露热水井8多处。地热田东起桃城、吾峰,西至洋头、蓬壶,大致呈平行四边形,总面积65.52Km2,分成不连续的5个地热田小单元。本次工作仅对蓬壶镇地热单元的温泉分布的基本情况,即流量、温度及分布范围进行调查。经研究分析,初步提出该单元温泉分布的基本规律、成因机制,并编了开发预评价,同时建议下一步寻找热水的方法、途径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目的任务
我司对永春县蓬壶镇地热单元的温泉分布范围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采用实地勘查、抽水和访问的方法进行,其主要目的任务如下:
初步了解地热单元的温泉分布基本情况:水量、水温及温泉天然露头的分布范围;
初步提出该单元的温泉分布的基本规律、成因机制、开发预评价;
建议下一步寻找热水的方法途径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交通
勘查区面积约0.47平方公里。该勘查区域符合《永春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分区布局,属于其他勘查区,不在规划确定的禁勘区内,勘查矿种属于鼓励勘探矿种,符合调控要求,是《泉州市矿业权设置方案》拟设探矿权之一。矿区范围见表1。
勘查区范围坐标 表1
拐点编号 经纬度坐标 直角坐标(54坐标) 纬 度 经 度 X Y ① 516622.207268 ② 516628.147 2808458.449 ③ 517332.361 2808464.641 ④ 5173331.524 2809135.154 勘查区地处戴云山脉南端,总体地貌属构造侵蚀低山类型,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山脉总体往南倾斜。调查区大都为第四系覆盖,主要为受风化侵蚀强烈的花岗闪长岩体及侏罗系火山岩。区内水系主要是晋江两大支流之一的桃溪,蜿蜒流穿调查区,常年流水;另一条为东西向的小溪。
该区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686mm左右,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650小时。
永春县蓬壶镇地热单元位于魁都村与汤城村交界处,在泉德线公路旁,交通极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 区域地质条件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永春县地处闽中断块斜隆起区之中,闽东火山断坳带中偏南部。全县东西横跨3个二级构造单元,由西往东一次为:屏南——梅林断陷带、周宁—华安断隆带、福鼎—云霄断陷带。在经历了漫长的、多期次的地壳构造运动,彼此交织作用形成本区现有的构造格局(见构造体系图),主要以北西、北东向断裂为主。断裂性质多表现为张性、扭性或复合交叉,断裂面陡峭且平直,断裂之间互相切割、错开,形成一种特有的楔形状构造。
县内出露底层有两大类:沉积碎屑岩及火山岩地层。沉积岩主要有C1L、C3c—P1q、P1t、P2cp、T1x、J1L及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本县的西北部,即蓬壶以西,出露面积约占全区的20%;火山岩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J3c),占全区50%,分布集中于本县的东部,即桃城、洋头以东地区。
县内侵入岩极为发育,但大多集中在本县中部地区,分布面积占全区的30%,岩性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适应闪长岩为主,具有多期次性,最老的侵入岩体为华力西—印支期之桂洋岩体,规模最大的则为燕山晚期之五里街—蓬壶岩体。
第二节 地热田地质条件
地层特征
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侏罗系的火山岩和第四系残坡积层。
第四系:区内以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为主。覆盖面积不广,零星分布于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施工样板引路制度.docx VIP
- 小天鹅TG70-1411LPD(S)洗衣机使用说明书.pdf
- 用电安全培训资料幻灯片详解演示文稿.ppt VIP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心理学研究方法:从选题到论文发表课件-第5章 撰写研究论文.pptx VIP
- GB-T 7217-2013 滚动轴承 凸缘外圈向心球轴承 凸缘尺寸.pdf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 Unit1 Relationships 第3课时.docx VIP
- 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2011.pdf
- 心理学研究方法:从选题到论文发表课件-第4章 完成研究过程.pptx VIP
- 开启窗防脱落安装技术要求、外窗安装构造节点示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