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文学与诺贝文学奖
美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何朝辉 2009-1-2中华读书报一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揭晓,获奖的是一位法国作家。因而,近几年得奖呼声较高的美国作家如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人在连续多年希望落空之后还需等待时机,等待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评审们能够青睐他们。如果他们不像诺曼·梅勒那样“不幸”去世的话,他们当中或许会出现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这仅仅是可能。
这种可能性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常任秘书霍拉斯·恩格达尔(Horace Engdahl)看来似乎更小了。他在十月初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中说到,“当然,在所有重大的文化里都有强大的文学,但是你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欧洲仍然是文学世界的中心……而美国不是”。他还说到,“美国(文学)太孤立了,太与世隔绝了。他们翻译的作品不够,他们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大的对话中来”。在恩格达尔看来,“这种疏忽或无知”才是致命的。此言一出,恩格达尔便立刻遭到了美国文学界猛烈的抨击。有人认为恩格达尔读过的美国文学作品太少才做出这样的评价。也有人认为评审们的眼光不够精准,才在连续十五年都没有把文学奖投给美国作家。还有论者认为评审们有些“偏私”,在这十五年里九次把文学奖投给了欧洲作家。喜爱或者研究美国文学的读者都会对此有所不满或感到失落。可是,不管怎样,我们不可忘了这样一个事实: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性的奖项,从1901年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1943年因故未评奖外),在这107年中已有十位美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在世界文学之林当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相当大了,而且,美国文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学之一,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与发展才进行了两百多年而已。可以说,美国文学虽然年轻,但它发展很快,已经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二
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瑞典政府将文学奖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的出现“代表了人类对于文学的世界性标准的寻求与思考,同时也预示着在文学的世界性交流中,人类所创造出的非凡成就”。众多美国作家都在为“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和能够代表人类的非凡成就而努力。
1930年11月,“由于其描述的刚健有力、栩栩如生和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性格的才能”,辛克莱·路易斯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从此,独立的美国文学开始得到欧洲的承认,把美国文学当作英国文学附庸的时代一去不返,美国文学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卡尔费尔德在“授奖词”中所说,“辛克莱·路易斯是一个美国人。他写的是一种新的语言——美国语言——作为代表一亿两千万美国人的一种语言。他要求我们注意到:这个国家至今还不完善或者熔化殆尽;它依然处在青春期这个狂烈的年代。伟大的美国新文学是和民族自我批评一起开始的。它是一种健康的标志”。这一“授奖词”不但肯定了作为作家的美国人辛克莱·路易斯,它也肯定了新的美国语言和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的美国文学。因此可以说,路易斯是美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开拓者,他为美国文学开创了国际地位。从此之后到1993年,有九位美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分别是尤金·奥尼尔(1936)、赛珍珠(1938)、威廉·福克纳(1949)、厄纳斯特·海明威(1954)、约翰·斯坦贝克(1962)、索尔·贝娄(1976)、艾萨克·辛格(1978)、约瑟夫·布罗茨基(1987)和托妮·莫里森(1993)。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评审们并不像有的美国评论家说的那样缺乏“认可天才”的能力。以福克纳为例。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福克纳已经完成了他所有作品中能使他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名垂青史的绝大部分作品,然而,福克纳在美国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名声并不好,甚至是“受尽诽谤”。在1946年之前,福克纳已经完成的17部作品在书店里竟然连一本也找不到。因为自己的小说没有销路,福克纳常常同出版社就合同问题发生纠纷。同时,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支出,福克纳不得不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签订长期的合同。可是,好莱坞的编辑工作并不适合福克纳,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已经受够了好莱坞,人不舒服,心灰意懒,只觉得浪费时间,想象中出现各种爆炸或崩溃的症状。”也因此,福克纳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也经常摩擦不断。福克纳就是在与出版社和电影公司的纠缠中进行创作的。当然,更让福克纳难以忍受的是美国读者和评论界不能理解和接受他的作品。所幸的是,这位从一开始就想获得名声的“孤独的天才”却在欧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连安德烈·纪德和让·保尔·萨特都是他忠实的读者。萨特曾说,“在法国青年的心目中,福克纳是神”。1946年,福克纳作品的一位瑞典文译者就预言福克纳应该得到、并能够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