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进一步规范无害农产品
前 言
为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 蜡台茭生产,保护地方特色品种声誉,提升产品档次,达到高产、优质,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由苏州市吴中区果蔬园艺站、苏州市吴中区农林局、车坊镇农林服务中心、苏州市蔬菜指导站、郭巷镇农林服务中心、苏州市吴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晓春、王介才、张增根、王铸庭、王友俊、顾伟芳、沈华明。
无公害农产品 蜡台茭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 蜡台茭生产技术规程的产地环境、栽培品种、栽培技术、采收、选种留种。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 蜡台茭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 4286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蜡台茭
茭肉四节组成,肉白色、光滑、细嫩,茭肉顶部呈螺旋状,似燃烧中的蜡烛,故名。根据成熟期不同,分小蜡台、中蜡台。
3.2 两熟茭
秋季8月定植,当年10月收获秋茭,植株越冬后于5月~6月份收获夏茭,一年内收获两熟,故名“两熟茭”。
3.3 选种寄秧
将秋季选中的母茭,集中寄植一段时间,而后分株移栽秧田的方法。一般始于冬至~小寒,谷雨前结束。
3.4 春栽扩繁
指秋季茭白定植前利用秧田或前茬藕田四周将上年秋季选留的种苗分墩移栽、扩大繁殖,一般种苗分墩为1:4~5。
3.5 秋栽定植
指秋季将春栽苗的分蘖拆开,按规定株行距定植本田,一般繁殖系数为3左右。
3.6 分墩
茭白母株由短缩茎(苔管)及其分蘖芽组成,为无性繁殖作物,为扩大繁殖系数,春季用刀将短缩茎纵向劈开,将每墩分成4个~5个小墩(每小墩均留短缩茎及分蘖芽),此办法称为“分墩”。
3.7 拆箬
茭白在生长期外叶会逐渐衰老枯黄,生产中要多次将其剥去,俗称“拆箬”。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且土质松软、肥沃、有机质丰富和灌水方便。
5 栽培品种
选择小蜡台、中蜡台。
6 栽培措施
6.1 选种寄秧
6.1.1 选种
秋季选取具有品种特征特性、分蘖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早而多、肉质肥大、成熟一致,无灰茭、雄茭的健壮茭白墩,作为母株。
6.1.2 寄秧
在种植秋茭的大田附近,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先进行耕翻整地,每667㎡00kg,使田平泥烂。
6.1.3 茭秧管理
越冬期秧田内应保持1cm左右的水层,2月份加深到2cm,3月~4月份保持在3cm左右,移栽前
5d~6d,去除长势特别旺的苗。春季低温可用塑料薄膜覆盖。
6.2 春栽扩繁
6.2.1 田块选择
秋季茭白定植前留种茭秧(寄秧茭)需进行一次扩繁,一般在近秋茭定植田附近选择土壤肥沃、保水性好的田块作秧田,先行耕翻,每667㎡㎡㎡㎡㎡㎡㎡2 割叶
茭白植株越冬后,于2月底、3月初用快镰刀齐泥割平茭墩,去除枯叶及秋茭残留下的分蘖苗,并注意对长势旺的株墩适当深割(土下1cm),控制生长,防止分蘖过旺。对长势弱的株墩,适当浅割(地上1cm),促进分蘖,保证全田块植株生长整齐。
6.4.3.3 耘田除草
结合施肥耘田除草2次~3次。
6.4.3.4 去杂去劣
在孕茭期和采收期,根据品种特性,及时去除强茭、灰茭、结茭少和结茭迟的植株。
6.4.4 防病治虫
6.4.4.1 应执行GB 4286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 8321.1、GB/T 8321.2、GB/T 8321.3、GB/T 8321.4、GB/T 8321.5,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6.4.4.2 茭白主要病害有胡麻叶斑病、稻瘟病;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大螟、二化螟。
6.4.4.3 防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可用50%多菌灵600倍~800倍喷雾;防治长绿飞虱可用蚜虱净(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3000倍喷雾;防治大螟、二化螟每667㎡㎡
7 采收
7.1 原则
当植株心叶短缩,倒三张大叶片与叶鞘交界处的“茭白眼”明显重叠并束腰,侧茎亦显著膨大时为适当采收期。蜡台茭叶鞘易开裂,造成茭肉发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