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那人那三年的峥嵘(人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村那人那三年的峥嵘(人访)

那村 那人 那两年的峥嵘 ⊙ 苏晶晶 那一片天空,湛蓝的天幕,游云肆意地变幻;自然的清新之气弥漫。那一片土地,葱荣的青山,绿水潺潺流淌,田园的劳作之歌嘹亮。水泥山路蜿蜒回转,延伸至屏南大山的深处,那里座落着一个名为葛畲的村庄。这里的人民子子辈辈靠山吃山,守着一亩三分地,艰难度日,世世代代倚着山风与大山对语,重峦叠嶂阻断了山里人翘首探寻的目光…… 曾经通往葛畲村的黄土路狭窄而颠簸,出行至最近的乡镇——岭下都需要二三个小时;曾经的葛畲村用简易的水管引来山泉,只得一处蓄水,使用十分不便;曾经的葛畲村家家户户一派“饭桌挂壁上,厕所上二楼”的景象,卫生状况堪忧……而这一切都在2007年后开始出现转变,一位新任“村支书”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小小村庄长久的沉寂, 江海贵老师于2006年被福建省委组织部委派到屏南县岭下乡的葛畲村挂职,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为期三年。与江老师的第一次会面,我也随着当地村民称呼他“江书记”,可他却摆摆手,笑着说:“还是叫江老师吧,比较亲切。”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葛畲的情景,江老师感慨万分。他说当时经过一路的兜转,风尘仆仆地来到葛畲村,看到那些破落的土屋,凹凸不平的土路,还有那些土生土长的老实村民时,他有些讶异,没想到这么偏僻,没想到还这么的落后。那般破败的村容村貌,低下的生活水平深深触动了江老师。他决心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改变葛畲村目前的面貌。随后,他便挑起了“村官”之责,修路、修水渠、开发经济作物、构筑有线电视网、连接农民与企业的销售之路,重视教育、加强葛畲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凭着自己心中的一份坚持与村民们共同进退,为葛畲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两个春秋,七百三十个日夜,流转的时光已被葛畲村日渐月移的变化充实。各方资金的支持解决了建设过程中的困境;那条“葛畲天路”的竣工带给了那个村庄新的希望;原本任其生长,毫无用途的作物成为了许多企业争相购买的原料……江老师欣慰地说:“这两年年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虽然还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葛畲村的真的变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变化,那村的人就已记住了那人——江海贵,我想,即使有一天江老师任职满期,终要离去,但他所宣扬的理念早已潜移默化地融进了葛畲村前进的步伐之中,他所建设的成果将长留在葛畲那片青山绿水之间,得以延续,造福后世。 从高校的教师到农村基层的支书,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山村,这样的角色变化,地域变迁,对于江老师来说将是一段全新历程的开始。他说,来到葛畲村后面对的各种人情世故,矛盾问题都与从前迥然不同。那些淳朴的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对于高调的、抽象的言论理解困难,所以他只能脚踏实地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实话,办实事,以看得见的变化与成果来获得村民的信任与支持,进而在他的带领之下更深入,更全面地建设葛畲村。 葛畲村是屏南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常住人口为1760人,受地域的限制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村里的青年劳动力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打工收入一直是葛畲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余下600多个人支撑着葛畲村日常的运转,其中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可想而知,葛畲村在自身发展上所要面临的困境。 上任伊始,江老师就立足葛畲村的现实,提出了他任期之内的“三年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借助“村村通”工程的政策福利,修通由葛畲村至岭下乡的公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休闲运动设施,公厕等;构筑有线电视网、打开地方经济作物的销路、建造农村书屋、还有客运站项目等等,这是江老师为葛畲村未来三年所描绘的一幅瑰丽蓝图。仅用两年的时间,在各方的支持与共同努力之下,这个“三年计划”有许多项目已提前完成。那条被称为“葛畲天路”的山路于2008年竣工,比预期提前一年;这条山路的修通极大便利了葛畲村与外界联系,缩短了行程。由此,山外的“客人”渐渐地也走进了这个偏安一隅,似乎有些被遗忘的小山村。毛竹、锥栗、山蘑菇等原本在村民眼中无什实用的作物,却成为了山外来客格外中意的原材料。一条新的致富路子,随着那条山路打开了。加上得天独厚的花菜种植条件,这两年,葛畲村与福州和厦漳泉等地的大型超市直接建立供给关系,为其提供特色的锥栗以及新鲜的农产品,如花菜、蘑菇。甚至还与上海、广州等地的厂家建立起毛竹原材料直销关系。而葛畲村的有线电视网也已在2008年底构筑完成,葛畲村民终于可以通过电视,“有声有色”地了解外面世界的情况,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有一条1公里长的水渠,解决了人们蓄水灌溉的问题,集体公厕的建成也改善了村里卫生状况,自来水管的铺设也使村民用水的不便得以解决,医疗保险投保率高达85%;以及葛畲小学教学楼的避雷设施也不再让师生们在雷雨天气心惊胆战地上课……而目前在建的项目主要有农村书屋、农村客运站,预计也将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完成。这些项目的建设让村民们不再靠山吃山,过着安贫乐道,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