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小行星拽离轨道?.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把小行星拽离轨道?.doc

谁把小行星拽离轨道?   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科学家观察小行星高利夫卡6489,发现它在这12年里偏离了它的轨道大约15千米。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一颗名为1999 RQ36的小行星在过去的12年里,偏离了它的轨道竟然达160千米!   对于小行星们来说,好像有种神秘的力量在拖着它们离开轨道,让它们不安分地到别处漂游,不小心就会被别的星体吸引而发生撞击事件,它们的轨道距离地球那么近,对于地球来说尤其是隐患重重。   其实很早科学家就发现了小行星偏离轨道的现象,这让科学家很困惑,他们推测小行星们在公转过程中,是否受到了其他行星或卫星的引力作用?   直到几十年前,一位爱沙尼亚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这个观点让天文学家们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感觉终于找到了把小行星拽离轨道的那个神秘力量。   小行星散热不均   那么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影响了小行星呢?   宇宙中的星球毫无例外地都在自转,因此对于小行星来说,也有昼夜之分。   对于不太导热的岩质小行星来说,一天中,辐射热量最多的时候应该是黄昏,因为从早晨开始,它就一直接受太阳的照射,热量不断在小行星体内积累,晒了一天了,热量也积累了一天了。之后就将进入黑夜散热了。同样道理,一天中,辐射热量最少的时候应该是黎明,因为它体内的热量散发了一夜,再之后,它就将重新接受太阳的照射,重新积累热量了。   而对于导热快,容易晒透的铁质小行星来说,很可能太阳直射过后的午后是它辐射热量最多的时候,它辐射热量最少的时候同样也是黎明时分。   这里我们撇开铁质小行星不说,只说岩质小行星。因为岩质小行星散热最多和最少的部位分别位于黄昏和黎明。   如果我们站在最初静止的小车上不断向前抛篮球的话,小车就会不断后退,这是物理上的动量守恒导致的,相当于小车受到了与篮球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同样道理,小行星向外散发热量,就相当于不断向外抛光子,抛光子的结果也会导致小行星受到反方向的力。这样,散热最多的部位受到反作用力就最大,因此小行星上辐射热量最多的部位受到反作用力最大,而辐射热量最少的部位反作用力最小。   正是散热推动了小行星   为了便于说清细节,我们暂且把小行星公转时,朝向前进方向的那一端叫小行星的前端,另一端叫小行星的后端。当然,由于小行星总在自转,因此它的前端或后端相对于小行星总在变动。   如果小行星自转的方向与它公转的方向相同,而且自转一圈所用时间与公转一圈所用时间一样的话,那么就像月亮总是以同一张脸面对地球一样,这样的小行星就总是以同样的脸面对太阳,在它上面没有太阳的东升西落,没有黎明和黄昏之分。   如果小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或者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的话,小行星上的前端对应黄昏时分,后端对应黎明时分。   其他情况下,则小行星的前端对应黎明时分,后端对应黄昏时分。   根据上面的分析,这种小行星由于散热不均,小行星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时,散热最大的地方是后端与太阳直射方向呈45°~90°角的地方,这样后端比前端受力大,就会有一种力在后面推着小行星前进;当小行星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反时,受力方向也刚好相反。总之,小行星总会受到一个力的推动,运动方向有所改变,速度也会不断加快。   由于小行星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就会导致小行星不断偏离自己的轨道,或者向太阳靠近,或者远离太阳。这就是小行星偏离轨道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理论还是1900年,一位俄罗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热辐射效应,现在叫“雅科夫斯基效应”,那时雅科夫斯基就提出了热辐射也会让物体受力的深邃见解。而且这种效应不只在每天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作用,在不同的季度里,也会对物体产生作用,例如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的时候,两个半球的热辐射也会不同,从而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   散热不均   只会影响小个子   这么一说,联想丰富的读者肯定会想到,我们的地球散热也不均匀,也是后端散热最多,那么地球也是越转越快,不断远离太阳了吧?如果是这样,那么到了什么时候,在地球上看太阳,太阳就像乒乓球大小了,那时的地球还不成了冰球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不用担心,这种热辐射不均导致的效应其实很小,拿小行星高利夫卡6489来说,它有很多棱角,看上去像个粽子,质量大约是1011千克,它上面的热量辐射不均匀产生的力只有0.25牛顿,这个力的大小也就相当于一只蟑螂拉东西的力量!这么小的力作用在百亿多千克的庞然大物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只有大约10-11米/秒2,这么小的加速度意味着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才会让小行星的速度增大1米/秒!它对于地球的影响就更小了,虽然地球的表面更大,雅科夫斯基效应也更大,但地球质量比这小行星大了1012倍,这样综合下来,雅科夫斯基对地球的影响也许在亿年以后才会让地球速度增加1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