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考工记》中“材美工巧”所蕴含的美学思想.doc
试论《考工记》中“材美工巧”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摘 要】《考工记》是中国迄今所见的最早手工艺技术典籍,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功至为上等方面。天人合一不仅表现在造物的总原则上,也落实到了具体的工艺规程和器物的象征意义上,同时还强调了以人为本;五行相生表现为“五色”和“五行”的匹配以及“五色”之间的搭配组合;该书不仅开创了造物的审美原则,而且对当今的工艺创造也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考工记》;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材美工巧
一、认识《考工记》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按照《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记载:“《周礼东官》则记考工之事,与此不同,盖本缺《东官》,汉儒以《考工记》当之也。” i 《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二、《考工记》中“材美工巧”的论述
《考工记》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即为这一思想最明确的表述,而这段述文也成为中国古代设计传统中一个重要的工艺美学观与价值标准。这是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
1.材美的设计思想依物取材。《考工记》里有:“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意思是说,天有时助万物生长,有时令万物消亡;草木有时欣欣向荣,有时凋落枯萎:水有时凝固成冰,有时又转化为泽。这些都为天时。又何谓“地气”呢?《考工记》指出:“桔逾淮而北为枳,瞿鸟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地气然也。”从中可见“地气”指的是地质、地貌、地况、植被、矿物等多种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而各地因天时地气的不同,就有了各地不同美质的各类材料,如“燕之角、荆之干、吴粤之金锡等”,这些即谓之“材美”。“天时、地气、材美”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2.工巧的设计思想尊重科技。“工巧”原则是对人的创造才能的赞美与肯定,但工巧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协调“天时、地气、材美”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1.巧工应尊重大自然,其设计行为应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功成事遂。如“弓人为弓”,强凋“取六材必以其时”,即“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冬析干则易,春液角则和,夏治筋则不烦,秋合三材则合,寒奠体则张不流。”明确提出了根据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而制作弓箭不同部位(干、角、筋、体)从而达到“和合”的要求。2.巧工能主动体认材质之美,并在设计中做到合理地选材及用材。如“舆人为车”,其用材讲究“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凡居材,大与小无并,大倚小则摧,引之则绝”。强调制车配料应如树枝附干一样坚实可靠。不应大材、小材配用:“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还有“阳木必斩于仲冬,阴木必斩与仲夏。” ii则强调依据树木向阳面与背阴面的不同质理来制作车毂可经久不变形。从这类记述中我们可看出古人用材是极具科学性的。
三、《考工记》中的材美工巧蕴含的美学思想
1.天人合一iii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根本思想,是早期设计审美思想之一。 iv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在先秦时间已经产生。“天然合一”中的“天”字并非指神灵,而是自然的代表。中国自古崇尚自然,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在老子哲学中“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整个宇宙演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先哲们提出“万物一体”,“天然合一”的思想。
考工记中具体叙述各种工艺规范时也直接或间接反映“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人为?”一节中“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这幅有下方代表地的方形车厢和代表天的圆形车盖和中间的乘车者所构成的画面正是古代工匠对“天人合一”的向往。
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五行学说在考工记中有明显体现。阴阳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例如考工记中说:“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考工记》中还说:“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在五行五色关系中,东方为木,星相为“青龙”,南方为火性,星相是“朱雀”。西方为金性,星相为“白虎”北方为水性,星相为“玄武”,其色为黑。土居中,调节水、木、金、火,其色为黄。提出了五行色彩学原色同方位观念的联系,无论是服饰上、绘画上,还是社会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