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doc

曼昆《宏观经济》(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曼昆《宏观经济》(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1章 总需求Ⅱ:应用模型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货币传导机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答:货币传导机制也称货币传递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递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2.庇古效应(Pigou effect) 答:庇古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庇古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提出的,他指出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张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该理论是对凯恩斯模型的一种补充,解决了凯恩斯效应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两种情况下不起作用的难题,从而论证了在价格和工资可以自由升降的情况下,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并将凯恩斯学派模式中低于充分就业的非均衡归因于价格刚性。考虑到庇古效应,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大大增强。 3.债务-通货紧缩理论(debt-deflation theory) 答: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是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该理论指出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使债权人变得更加富有而使债务人变得更加贫穷。如果债务人和债权人有相同的支出倾向,则物价下降不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支出倾向是不同的,该理论假设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那么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因此,物价下降的净效应是支出的减少、曲线的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的减少。 二、复习题 1.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答: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分析中得出: (1)从总需求曲线的获得方法来看 给定一个货币供给,价格水平上升会使曲线向左移动。因为在任何一个既定的货币供给时,较高的物价水平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供给,而较低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使曲线向左移动。现在考虑在模型中当价格水平从上升到,则曲线向左移动,这就使均衡利率上升和均衡收入下降(从下降到),如图11-5(A)所示。总需求曲线总结了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11-5(B)所示。 图11-5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的变化,曲线和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标志着一组特定的和,于是就有许多对和的组合,从而构成图11-5(B)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从总需求曲线的产生效应来看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余额效应、时际替代效应和国际替代效应三个因素。 ①实际余额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手中名义资产的数量不会改变,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因此,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维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这就是实际余额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

文档评论(0)

hll961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