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议论文阅读试题选(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议论文阅读试题选(二)

初三议论文阅读试题选(二) 奉贤区2006年模拟考试题 生命当无悔 人生百年,若白驹过隙,在时空的经纬所编织的生命中,我们曾循着那密密的针脚,看到过绚烂如朝霞的欢乐彩带,也发现过郁黯如愁云的痛苦症结。但是,朋友啊,无论扯起生命的哪一根经脉,我们都需要无悔地去对待! 每个人对无悔的生命有着各自的诠释。李白的无悔之生是“游千山万水,抒满腔豪情”;岳飞的无悔之生是“精忠报国,收拾山河”;王士祯的无悔之生是“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撒哈拉的漫漫长沙路上,有三毛无悔的足迹,她的生命宛如“怪石嶙峋中流出的一曲清流”;阿里山日月潭的怀抱里,有林清玄无悔的依恋,她的生命恰似“一片飞上蓝天的白云”…… 我们一生的时光,该会有多少故事串织?那些稍纵既逝但却潮湿双眸的份份情怀,那些虽然久远但也难忘的段段往事,将成为我们心中隽永的温馨,任岁月侵蚀,心境变迁,也不会漠视,也将永远珍惜。因为,那份份情怀、段段往事,都向我们展示生命真实的内容,真实的情感。 只要你觉得生命无悔,你可以踏遍紫陌红尘,感喟人生沧桑;只要你觉得生命无悔,你可以携带秦砖汉瓦,领略唐风宋韵;只要你觉得生命无悔,你可以仰观宇宙,俯察品类;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足生命意识的内在驱动,回应历史号角的召唤,那么,人的生命必将无悔! 我们应像浪花,涨潮时,欢腾起精彩;退潮时,也要留下破碎的美丽。我们不应像候鸟,来的时候,似穿越林梢的响箭,挟一路风霜;去的时候,洒一路凄婉的哀鸣,带一腔苦思…… 生命,可以像号子,无悔地穿越浩渺的涛声;可以如纤绳,无悔地荡起悠长的悲壮。 朋友,把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搁浅于鸥鹭惊飞的日暮河滩吧,让我们乘一叶诗的舢板,游经狼烟尽扫的梦里天堂,游经千年风霜凝结的一江清水,越过暗滩礁石,扬起无悔的风帆,让生命起航!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12、细读第段、第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划线词语“稍纵既逝”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应是 (2分) (2)划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5分) 13、细读第段,仿照“某某人的无悔之生是 ”根据你的课外积累,请你另举一例: ;同学,读了本文你的无悔人生是“ ”(8分) 14、第段“我们应像浪花,涨潮时,欢腾起精彩;退潮时,也要留下破碎的美丽。”的含义是 (3分) 参考答案 11、生命当无悔 (或者“我们都需要无悔地去对待生命”都可以,如果没有“生命”扣1分) 12、(1)既 即 (2) 排比 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意义。 13、略。 14、顺境时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逆境时也应该体验失败带来的启迪,生活都是美好的。意思对就可以。 宝山区2006年模拟考试题 “读图”时代别忘了读书 ①据报载,有抽样调查显示: 2003年,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4年、2005年的相关数字仍然在继续下滑。这一调查结果颇令人困惑和担忧:____________。 ②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其他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直观、形象、快捷、省时,因此,它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因而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 ③由此看来,虽然“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是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一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和功能,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呢? ④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们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