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趋势及其国际竞争力.doc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趋势及其国际竞争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趋势及其国际竞争力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趋势及其国际竞争力 林善浪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法律学院 福州 350001) 摘 要: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趋势,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体制。在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必须重视轻型制造业的发展,并与城乡关系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关键词:劳动力过剩;制造业结构;城乡关系 一、结构之迷:中国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趋势 国际经验表明,在一国工业化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恩格尔效应和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结构将逐步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制造业结构将先由以轻型制造业为主向以重型制造业为主转变,即重化工业化过程;进一步地,重型制造业将从以原材料制造业为主向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主转变,即高加工度化过程。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制造业结构高级化过程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禀赋变化的过程。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竞争力优势,制造业结构以轻型制造业为主导;随着农业过剩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资本积累的加快,制造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以原料工业、燃料和动力工业为主,并进而随着技术进步向高加工度化方向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在政府主导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需求引导下,矫正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的轻、重工业结构失衡问题,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呈现出轻工业化的趋势。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轻纺工业的投资比重上升,轻纺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城市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对轻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继续推进轻工业的发展,并相应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升始,我国制造业结构又重新出现较明显的重工业化趋势,而且具有明显的高加工度化趋势。 我们参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类,把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13个行业列为轻型制造业,把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及专用设备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等13个行业列为重型制造业,把金属制品业、普通及专用设备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等6个行业列为加工组装型制造业。轻型制造业、重型制造业和加工组装制造业的结构变化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呈现出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趋势,即由以轻型制造业为主向以重型制造业为主,重型制造业从以原材料制造业为主向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主转变。1990—1999年,轻型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总产值比重从41.17%下降为33.96%,重型制造业从58.83%上升为66.04%,变化幅度为7.21个百分点;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在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从26.44%上升为35.18%,上升了8.74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可见,在重型制造业中,加工组装制造业的产值比重上升较快。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增加了5.77个百分点: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增加了3.13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带动起来的。到1999年,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69.05%和67.95%,占三分之二。而在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中,相当部分属于“贴牌”生产,即在我国加工组装,主要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而市场、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仍然在外面。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在全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中分别占29.31%和30.48%,但这些年增长很快的轿车行业几乎都是合资企生,国产化程度很低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都在外面。 表1 1990-1999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的结构及其变动 行 业 1990年总产值结构(%) 1999年总产值结构(%) 增减变动(百分点) 轻型制造业 41.17 33.96 -7.21 重型制造业 58.83 66.04 7.21 加工组装型制造业 26.44 35.18 8.74 资料来源:根据1991年、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有大量的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