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学案 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学案 含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撰写:洪真 审稿:高一语文备课组 讲学时间:2011.2.24 【学习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知识链接】 一 走近作者: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在艺术上,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相反,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现实主义是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南北朝时期《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出现标志现实主义诗歌逐渐成熟。而杜甫则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高峰。 二 赏析参考: ???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晢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流寓四川,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和《秋兴八首》作于同一年,是杜甫在夔州赴江陵的途中所写的,这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借咏叹这些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登高》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诗人病卧夔州。身体的病痛,生活的艰辛,时局的动荡,兵乱的不断,使得诗人杜甫备受摧残。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三:杜甫诗名句补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张二十二韵》?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 杜甫则被称为“ ”代表作:“三吏:三别: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这首诗的,描绘了一带、阴森的秋景,以此来衬托情思。写江上波浪很大,这两句所写的自然现象,是的象征。第三联句意是:这两个句子表达了感情。?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这里用一个“”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 ??2 颔联对仗很工整,“一去”对“ ”,将昭君 和 做对比,“ ”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 !“ ”对“向”,“‘ ’字写

文档评论(0)

pab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