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吴命》中的先人之言补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博七吴命》中的先人之言补释.doc

《上博七?吳命》中的“先人”之言補釋 (首發) 楊澤生 關於《上博七?吳命》1號簡中的“先人”之言,整理者曹錦炎先生已經作了比較詳盡的釋讀(馬承源:304-306),爾後又有多位學者、多篇文章論及,甚或專就其中的難字進行考釋,本文謹作些補充。 簡文說:先 (先人)又(有)言曰:馬(將)走,或童(動)之,速先 指馬將要疾趨時因受到驚動而招致某種行為或行動當讀仰,意為馬受驚而仰馬將走何蓑何笠,或負其餱。’《左》襄二十一年《傳》:‘賞而去之,其或難矣。’”孫詒讓《札迻》(1989:228)對《淮南子·墬形訓》“或上倍之”按語說:“‘或’者,又也。‘或上倍之’,謂又登其上也。”再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的《古代漢語虛詞詞典》(1999:252)說:“‘或’與‘又’古音相近,意義相同”,並上引多例的基礎上增加了《史記·魏公子列傳》“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等例子。 “動”應解作“驚動”。《左傳·宣公十一年》“謂陳人無動”,《史記·陳杞世家》作“谓陈曰‘无驚’”。《詩·商頌·長發》“不震不動”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動,謂震驚。”《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無動》“宣十一年傳:謂陳人無動”王引之按:“動,謂驚懼也。”《文選·宋玉 》“使人心動”李善注:“動,驚也。”《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焦循《孟子正義》引《文選·高唐賦》注:“動,驚也。”(宗福邦,2003:251)沈培先生以“水土”網名在劉雲(2009)後指出“《吳命》簡文的‘或動之’,應當就是‘又驚之(馬)’的意思”,非常精確。至於劉雲(2009)將“童”讀作“縱”,說是縱容、釋放的意思,顯然不能與上一句“馬將走”文義相接。 關於“”字,衆說紛紜。首先是整理者讀作“仰”,而復旦對。隨後有網認為此字即上博《周易》23號簡今本《周易》衢讀本簡字為蹶。陳偉亦據此立說,認為可讀瞿或懼。何有祖將此句重新斷讀養(竈)養曹指養馬的官員。懷疑可讀作殃速殃即致禍殃讀作祥,祥有善、吉利等義有凶災、妖異等義,簡文祥當凶災、妖異等義速祥即招致災禍、不吉利。與范先生的理解,在這點上是基本相同的。文獻中多見速禍、速罪、速辜、速傷之例,如左傳隱公三年》: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左傳閔公二年》:與其危身以速罪也。《尚書酒誥》:天非虐,惟民自速辜。晏子春秋問下》:直易無諱,則速傷也。傳世文獻中有與簡文相似的先人之言,如漢書賈鄒枚路傳》:“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說苑正諫》:馬方駭而重驚之,系方絕而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范常喜先生大作找到了古書中與《吳命》有意思相近的說法,非常好。但范先生所引《漢書·賈鄒枚路傳》和《說苑·正諫》其實是同一出處,皆是引用枚乘上書諫吳王之語。”另外他還增加了下面《孔叢子·嘉言》中的一條材料:? 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重而填(鎮)之。馬奔車覆,六轡不禁。系絕于高,墜入於深。其危必矣!” 這三條相關的話,對理解簡文的文義無疑非常重要。“駭”字除了常見驚駭之義外,還有“起”、“動”之義(宗福邦,2003:2542),“馬方駭”之“駭”應該與簡文“馬將走”的“走”相當,而簡文“動”則對應上述三條材料中的“驚”。關於這一點,劉雲(2009)自己在跟帖中已說到“‘馬方駭而重驚之’與‘馬將走,又童之’兩句對應得十分巧妙,‘駭’與‘走’對應,‘驚’與‘童’對應。那麼‘駭’、‘走’之間的關係與‘驚’、‘童’之間的關係應該也具有一致性”。可惜他不相信“童”字是表示“驚動”之類的意思,沒有找到“駭”、“走”之間和“驚”、“童”之間關係的一致性,仍然堅持將“童”讀作“縱”。 至於前述有關“”字的釋讀,大概讀作“殃”比較好一些。當然,前述范先生所引《晏子春秋》直易無諱,則速傷也“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從簡文文義來說,解作受傷、傷害,似乎更加直接。馬受驚而狂奔,容易招致坐馬車的人和馬本身受傷害。雖然孔子更關心人是否受傷害而“不問馬”,但古人對馬是否會受傷還是非常關注的。《晏子春秋·内篇·諫上》:“大暑而疾馳,甚者馬死,薄者馬傷,非據孰敢為之!”《楚辭?國殤》:“左驂殪兮右刃傷。”王逸注:“言己所乘左驂馬死,右騑馬被刃創也。”《大戴禮記·盛德》:“不能御民者,棄其德法,譬猶御馬,棄銜勒而專以筴御馬,馬必傷,車必敗。”《韓詩外傳》卷三:“昔者先王使民以禮,譬之如御也。刑者,鞭策也。今猶無轡銜而鞭策以御也,欲馬之進,則策其後,欲馬之退,則策其前,御者以勞,而馬亦多傷矣。今猶此也,上憂勞而民多罹刑。”《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傷乘輿馬,夬(決)革一寸,貲一盾;二寸,貲二盾;過二寸,貲一甲。”意思是說:“伤害了乘輿馬,马皮破伤一寸,罚一盾;二寸,罚二盾;超过二寸,罚一甲。”(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78:1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