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科学文化教育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 种子(嵌板、三段卡、实物、种子的传播方法) 根(嵌板、三段卡) 有生命体常用教学方法: 三阶段教学 三段卡教学 二、无生命体 (一)物质形态(无生命体的第一个内容) ◆物质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 展示工作: ◆工作名称:认识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工作目的: 1.学习物体的三态 2.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错误控制: 1.物体三态的特征 2.老师的帮助 变化与延伸: 1.讲自己:固体(身体),液体(血液、汗水),气体(呵一口气) 2.讲植物:固体(枝、叶),液体(汁),气体(看不见,但是可以感觉到) 介绍工作: 一、固体 ◆工作名称--3种特别的岩石 ◇材料准备: 3块不同的石头(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展示过程: 1.取工作放到工作毯上 2.介绍工作名称“三种特别的岩石” 3.每次取一块,分别介绍,三阶段教学法 4.结束:收工作 小知识: 1.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生物、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2.岩浆岩:由高温熔化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先成的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工作目的: 认识三种特殊别的岩石 ◆错误控制: 教师的引导 ◆兴趣点 有趣的石头 ◆变化与延伸: 1.岩石的配对(感知配对) 2.岩石与名称卡片的配对(岩石底部有序号,名称卡片左上角有序号) 3.三段卡练习(用很多其它种类的岩石卡片制造干扰):看着实物找出有图片和名称的卡片—找出只有图片的卡片—找出只有名称的卡片 4.制作关于石头的小书 5.美工:在石头上画画 6.投入更多种类关于石头的工作:天然的石头、加工过的石头 7.创意建构 8.分类活动:各种石头的分类,天然的石头和加工过的石头 展示工作: 二、液体 ◆工作名称--沉浮游戏 ◇材料准备: 1.袋子里装上不同的物体 2.托盘、毛巾、水壶 3“.沉”“浮”字卡 ◇工作目的: 1.了解沉、浮,对不同材质进行一些认识 2.在实验中做一些分辨,哪些材料沉、哪些材料浮 ◇错误控制 物体底部的“沉”“浮”标志 ◆其它关于液体-水的工作 1.水的凝结 2.溶解性实验 3.渗透实验—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滴水 介绍工作: 三、气体 ◆工作名称—空气的存在游戏 ◇材料准备: 塑料口袋、气球、注射筒、橡皮筋 ◇活动过程: 1.取工作放到小桌子上 2.介绍工作名称“空气存在的游戏” 3.介绍注射筒,用手握住注射筒,并用食指赌住筒口,然后拉、推针筒内管,手指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针筒内有空气) 4.把气球的吹口用橡皮筋绑在针筒筒口,再推针管内管,气球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针管里的空气跑到气球里面了) 5.用塑料口袋往空中一挥,到处抓空气,说说塑料口袋为什么会鼓起来?(引导幼儿发现四周到处都用空气) 6.探索: (1)空气是什么样的?找找哪些地方还有空气存在? (2)如果四周没有空气会怎么样?请小朋友用手把鼻子捂住,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工作目的: 1.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但是是可以感觉到的 2.知道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错误控制: 1.自己的判断力 2.教师的引导 ◇兴趣点: 1.物品的有趣性 2.工作本身的吸引力 ◆其它关于气体的工作 1.手绢为什么不湿。用盆装满水,手绢塞于底部,倒扣杯子,压入水里,猜猜手娟为什么不湿 2.降落伞。用手娟、绸子、塑料袋等材料制作降落伞,比比哪种降落伞飘得最好,是谁在托着它慢慢的飞 3.重量实验。在吹起的气球上放上一些物体 (二)地质(无生命体的第二个内容) 介绍工作: ◆工作名称:火山活动实验 ◆材料准备: 1火山模型,放在不怕酸溶液的托盘里 2.苏打粉、酸溶液(可用醋),小勺 3.一些小棍用以代表被破坏的物体 ◆展示过程: 1.取工作放到小桌子上 2.介绍工作名称“火山活动” 3.简单讲解火山爆发情景(老师即将展示的情景) 4.用小勺舀几勺苏打粉(根据苏打粉的纯度定,展示前可以自己先试试),放入火山模型 5.小心的倒入适量的酸溶液 6.当大量的泡沫涌出并流下时,撒一些小木棍当作被破坏的物体 7.仔细观察整个情形,可多做几次 8.结束: (1)把装小棍的盒子,装苏打粉的容器,装酸容易的容器放回小托盘,放回教具架 (2)清洁后把火山模型和托盘送回教具架(教师清洗) ◆工作目的: 1.初步了解火山爆发的情景 2.培养对大自然研究的兴趣 ◆错误控制: 1.火山模型及使用材料 2.视觉纠正 ◆兴趣点: 1.有趣的模型 2.实验本身的吸引 (三)天文(无生命体的第三个内容) ◆太阳系-太阳 太阳的构造,太阳的作用,十个太阳的传说 ◆太阳系-月亮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