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法律的本问题
模块一 基本法制教育 需 14 学 时 审阅人 授 课 课 题 第一讲 关于法律的几个基本问题 学时 2 授 课 时 间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通过讲解有关法律的基本问题,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教 学 重 点 对法律的理解 教 学 难 点 如何树立法律意识 授 课 方 法 讲授 讨论 提问 教 具 仪 器 粉笔 黑板 多媒体 教学过程、内容分析、授课提纲
附 记
组 织 教 学: 检查学生到位情况,稳定学生情绪,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复 习 旧 课:
讲 授 新 课:关于法律的几个基本问题
导入新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治国方略,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历史要求。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我国法治现实,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思考: 你对法律了解多少?
【资料1】“我没有偷东西”
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6月,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某公司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资料2】“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学生孙某,平时钻研侦探小说,颇有心得,要与警察一比高低。开始盗窃宿舍财物。他每次作案都控制财物的价值量,在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以下,以免构成盗窃罪。并在每次作案时,都戴上手套,用拖把抹去足迹。当他被抓,警察告诉他,他多次作案,累计盗窃金额巨大,已构成盗窃罪时,悔之晚矣。
(互动讨论:大学生为何要学习法律?学生思考回答)
一、法的含义和特征
探析法律的词源词义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法的含义。在我国,古代法与律是分开使用的,法的古体书写是“灋”,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灋,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由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水”表示像水一样公平,不管容器如何倾斜,水总是保持水平而没有偏颇,水在流动中也会“洼则盈,满则流”。“廌”又名解廌、獬豸,相传是一种独角神兽,善于明辨是非。当两人争诉无法决断之时,就将两人置于廌的两侧,看廌用独角去触哪一方,被触到的一方就为罪为非。“去”字的甲骨文、金文由弓、矢二字组成。当古代人因猎获物的归属发生争执时,判断是非最好的办法就是出示他的弓,辨别弓上的徽号和矢上的是否一致,一致就是“夷”(弓矢一体),不一致便是“去”。在裁判前人们常发誓诅咒,不实的一方便有亵渎神明的罪过。于是便罚他到河的那边去,表示经过水的冲洗,可以将他对神明的罪过清除。将这三者联系起来可知,法的本意就是公平、公正、正直。为了明示法的公平,先秦思想家在说明法的含义时,常以度、量、衡为比喻。管子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慎子说:“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汉代以后,灋逐渐为法所取代。
“法”所强调的是公平与平等,而“律”是强调法律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必行性。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改“法”为“律”,由此至清朝,中国历代法典大多以“律”命名。律原本指音律,在古代十二音中,阳六称律。《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均布即以均调钟,“度钟之大小清浊”,后逐渐被引申用作法规、规范。清朝末年,出现“律”、“法”、“法律”三者并用的局面,自此,“法律”才被逐渐普遍使用开来。
我国传统社会的法是“刑”的代名词。早在黄帝时代,由于部落战争而产生了残酷的刑罚,其名为“法”,起初施于族外,后来运用于族内,其过渡形态是象刑,即对有罪的人施以象征性惩罚,用“画衣冠、异章服”的羞辱手段标明犯罪身份,以示惩戒。法的概念大多是靠罗列法的功用来说明的。例如,管子认为,“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的核心是刑,以刑来绳顽警愚,禁奸止过。以法禁暴止奸的观点,对整个古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立法的目的不外是制造防民和惩罚的工具,“法不用则为法,法用之则为刑;民不犯则为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度尺的使用.ppt VIP
- Unit 2Different families第2课时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教学课件)三年级英语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PEP版-2024秋).ppt VIP
- 水系锂离子电池.pptx VIP
- HG_T20508-2014 控制室设计规范(完整版).doc VIP
- 智慧校园网络建设中挖矿木马检测与防护机制.docx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必B4U3-Presenting ideas课件.pptx VIP
- 抓住HR转型的机遇.ppt VIP
- 宋代巡检再探.doc VIP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pdf VIP
- (统编2024版)历史七上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含视频)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