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促进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夥伴关系
如何促進學校、家庭及社會的教育夥伴關係
彭森明
一、成功的教育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相互合作
眾所皆知,學校,家庭及社會(指學校及家庭之外的環境),都肩負教育下一代的使命。雖然各自的功能與影響力有所不同,而且也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以及社會的變遷,有所改變,但三者之間互動所造成的整體教育大環境,對兒童的發展與學習,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唯有結合這三種力量,才能真正有效地改進教育(Rich, 1998; National PTA, 2000;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4)。理由很簡單,因為兒童生長在這大環境中,這大環境中的一切人,事,物以及文化(如風俗,習慣,道德及價值關念等),都具有正面或負面的教育力量,很自然地影響兒童的學習與成長,猶如一個人置身於大花園中,要他不見五彩繽紛的情景,不聞其香,也很難。
每個兒童,自從胎兒起,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是兒童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啟蒙老師。(有些家庭,祖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分擔此項功能。)舉凡學前教育準備(School readiness)以及入學後的持續關懷與輔助(Support and assistance),都會影響兒童學習與成長。早在196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James Coleman,從一項全國性的研究調查中,即發現各學校之間學生成績的差異,大部份是反映學生家庭環境的差異(Coleman, et al., 1966)。來自好家庭的學生,成績大部份都不差。所以父母對子女教育的職責與功能,不容忽略。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生活世界,也逐漸地從父母的懷抱及家庭成員,擴大到鄰居及其他社會環境,並逐漸受到親戚,朋友,其他兒童,鄰居,教會以及書本,收音機及電視廣播,電影中的人物及故事的影響。這些大環境中的影響力,在兒童上學之後繼續擴大,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教育動力與資源。許多教育研究都指出,這些動力與資源,若能與學校教育措施相輔則相成,否則若與學校教育相異或脫節,則不僅造成學校功能不彰,而且也造成許多不良後果(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4; Coleman, 1987)。
在公立學校教育未普及之前,教育的工作,主要靠家庭,父母及社區來負責。在那時,兒童們都在全家,及全村人的注意,管教,關懷與照顧下長大。不過,隨著社會工商結構的變化,這種現象也變了,變成更複雜。許多父母上班忙,與孩子在一起活動的時間,往往被忽略。鄰居之間,也大都不相往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似乎也冷淡多了。尤其在大都市裡,誰會自動或主動地去管教其他人的孩子?另外,交通以及電視,電腦網路,及其他傳播媒體的發達,也大大地擴大兒童及青少年的視野與學習範圍,使孩子們受到各種不同環境的影響,間接地減少了學校的功能。尤其兒童花在學校管教下的時間,每天平均最多也不過三分之一,加上漫長的寒暑假,比率就更低了。假如遇上不明理的家長們,老師們能做或敢做的事,也相對減少。因此要改進教育,提高學習成效,改變人民素質,只靠學校談何容易。因此許多教育學者都呼籲,教學工作不能全靠學校與教師的力量。成功的教育,需要家庭的合作,父母們參與,以及全體社會的贊助。(Decker, George, Decker, 1994)。有鑑於此,如何增進學校,家庭及社會之教育夥伴關係,以締造和諧互補的學習大環境,即成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在美國近一、二十年來的教改運動中,此項工作即列為施政重點之一。比如在2000年教育目標中,即有一項呼籲每一所學校需儘力倡導和建立與家庭的合作關係,以促近家長對教育的積極參與(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7)。1996年美國柯林頓總統夫人希拉蕊所著『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ege to educate a child),特別強調家庭和社區參與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另外,Head Start, Title I Projects等聯邦教育輔助法案,都明文要求制定家庭與社區參加教育的具體措施(Importing Americas School, Act)。還有各州及地方教育法案與改革計劃,也都積極推動家庭,社區與學校之合作。
但如何去落實學校,家庭與社會的教育夥伴關係呢?誰來主導?誰來推動?如何推動?做些什麼工作?那些工作有效?父母及學校之權責如何區分?父母該參與學校決策嗎?父母的參與會不會造成越權或干涉的不當現象?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本文即針對這些問題,綜合一些美國資料(Berclay, 1977; Bauch,1988; Epstin, 1995, 1988; Espinoza,1988;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0)供教育先進們討論及參考之用。
二、一般方針與原針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用氧生产工艺规程.doc VIP
- 200吨汽车吊书说明书.pdf VIP
- 0.中国中铁建筑施工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工作指引宣贯材料.pptx VIP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专项选聘教师16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nbellRC系列半封闭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RC系列.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ppt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六年级第2课整理与收纳居室整理与清洁学会消毒 教案.docx VIP
- 技嘉主板H610M S2 DDR4 (rev.1.1)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本 1001).pdf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选调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演奏技巧分析53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