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瞭望闻周刊第49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瞭望闻周刊第49期

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49期 本期目录 [瞭望论坛] ·“十二五”的美好城市期待 [热点观察] ·甘肃探路工农考录公务员 ·坎昆会议“突”与“困” ·遏制气候变化突破能源使用“瓶颈” [热点观察] ·应对“天变”的立法破冰 ·房价“假跌”之后 [时 评] ·“稳健”是“积极”的新解读 ·校园安全就要防“偶发” ·读者笔锋 ·漫画杂感 [专题报道] ·“走出去”新关口 ·央企集体学习国际化 ·互利共赢“走出去” ·武钢海外资源战略纪实 ·构建“走出去”制度防火墙 [社 会] ·一周网谈:新疆校园踩踏事故引网民关注校园安全(三则) ·时事聚焦 ·瞭望前瞻 ·宝马集团实施科研战略管理体系成绩斐然 [高层决策背景] ·志愿之光闪耀中国 ·中国体操队安利工厂别样庆功 [特 稿] ·“十二五”莫成“项目崇拜” ·山东率先划定用水“红线” ·威海现代妇科医院:以诚信打造群众满意服务平台 [时 评] ·远近兼顾抑制物价 ·中日关系改善尚需时日 [视 野] ·北京当走“头脑引领型”道路 [国情国策] ·中国迎击能源风险东移 [人 物] ·郑希成,老北京折不断的画笔 ·焦点人物 [社 会] ·登高壮阏江油关 ·古贝春国蕴酒开发研讨会在京举行 [财 经] ·能源“十二五”变革期待 [南辰汽车聚焦] ·节能汽车有没有“李鬼” [国际评论] ·延坪岛炮声与美国人的阴影 [国 际] ·美国缘何积极推动TPP ·美国主导TPP发展 ·“维基解密”发难美国 ·北约驻阿联军难撤离 [教 育] ·走出学前教育倒退的十年 [专家视点] ·“调结构”如何取得“重大进展” “十二五”的美好城市期待 《瞭望新闻周刊》 2010049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922字 按世界城市化的通行做法,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割裂社会,不制造“贫民窟”,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文/杨桃源 “十二五”期间要抓住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同样是下一轮发展进程的一个亮点。因此,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城市化亦是推动中国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6%,2003年以来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据测算,中国每推进城市化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超过一万亿元的投资。有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应达到70%以上,从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看,还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和同样的发展空间。 差距所在,就是中国城市巨大的成长空间所在。 众所周知,人类工业文明的进程,也是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世界以百分之三的陆地面积所建设的城市,承载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经济总量。在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五化”驱动下,推动中国“十二五”时期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离不开健康发展的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当前面临两难问题,既要有快速推进的速度,比如说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又要有更高舒适度、更讲究的生活品质、更多的蓝天白云。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诱人前景,吸引了数千万中国人驻足流连。但同样包括上海在内,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病”,已经在挑战市民的容忍极限。这其中,最令人诟病的又是城市化的资源分布不平等、不均衡,城市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不均等、不平等。 例如,城市土地是稀缺资源。但是,看看我们的城市,最好的生态区、山脚下、湖边、海边,大都被强势群体占领。城市低收入群体很难占领和分享这样的空间和服务。 这样的城市布局既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追求,也不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嫌贫爱富”的取向,无异于让大多数低收入城市居民和进城农民只能把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寄托在世博会的展馆中。 再如,城市里,有富豪明星云集的高档社区,有由一定数量的政策保障房组成的平民社区,也有由进城农民工聚集而居的“城中村”。结果呢,城市被分割为特征鲜明的“小众”社会,“人以群分”的烙印挥之不去。同一座城市不同的居住区,从房屋建筑的外观到质量、从配套设施的档次到种类、从绿化景观的规模到景象,差别是明显的。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大中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是极具针对性的政策导引。 城市百姓最强烈的呼声,就是要求给所有参与城市化进程的公民提供均等、均衡的发展机会,提供普遍的公共服务。 我们必须摒弃城市化“人以群分”的模式,按城市人口及其构成制定有增长意义、有发展速度的总体方案。在提升城市化率百分点、在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过程中,把城市社会服务平等化、均等化作为必须恪守的宗旨之一。 这类方案应秉承如下宗旨。第一宗旨,为城市服务,营造政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环

文档评论(0)

nbc15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