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专题业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史专题业2

学院: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王 浩 学号:112593010105 2014年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作业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有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一,知识分子的结构变化了。 旧时的知识分子,其表现形态便是儒生和文士。他们是地主、官僚的助手,充当着传统文化的卫道士。19世纪中叶以来,知识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变化首先体现在知识分子种类增多了,内部分工日趋细致。 主要原因:民国年间,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分子改变了旧时浑然一体的状态,内部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界、文艺界、科技界、法律界、新闻出版界等队伍。知识分子结构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内部越发明细的社会分工上,还体现在知识分子的素质上。他们不再是仅能诵诗读书、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文士,而是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文化的教育者。 民国成立以来,随着新式教育机构在全国城乡的开办,培养了大批新式知识分子。民国年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其间虽仍有一些满脑子陈腐观念者,但更多的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文化修养、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已有异于旧时的知识分子了。 第二,知识分子的队伍壮大了。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是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知识分子主要出之于学校。 主要原因:民国成立以后,由于近代教育的发展,各类新式学校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1930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1151万多人。如果以接受中等教育作为知识分子的界限,那么2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队伍至少在110万人以上。据估计,到1949年,全国接受中等以上教育者当在300万以上。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极其广泛,包括教育、新闻出版、法律等领域。总之,知识分子是民国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阶层。 第三,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了。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新观念的载体,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却每况愈下。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知识分子的经济待遇,除个别为上层官僚服务的知识分子生活条件较优裕外,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经济待遇是很低的。 第四,知识分子的城市化自学校取代科举以后,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发生了改变。过去私塾分散在城乡村镇,如今新学校主要集中于都市,大学固多设在通都大邑,中学亦大多设在省会一级城市。 主要原因: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宗族一般拥有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以及族学、义学等,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受宗族的资助,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在科举制度废除后,随着传统文人士绅的衰亡,宗族制度与学田、义田、族学、义学的衰落,乡村人口的识字率甚至不如19世纪以前。自西潮东渐以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带有西化色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自然比日趋衰败破落的农村具有吸引力。加之城市集中着财、权力、名位等社会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农家子弟一旦接受中等以上的新式教育,便尽量留在都市而不愿返回乡村。大学毕业集中于大都市,中学毕业也想方设法留在省城和县城。城市成为新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和工作活动中心。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政府、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国民党的基层农村治理与农民政策 农村复兴运动 从在南京建立政权开始,国民党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法令,从1927年到1929年,继续实行大革命期间提出的减租法令,酝酿制定《土地法》,并于1930年6月30日正式向全国公布。30年代在实行减租的同时,又相继公布了其它土地法令。1934年号召各省实行土地陈报,为推行《土地法》做准备。1935年公布《土地法实施法》,明令1936年向全国推行。抗日战争爆发后,《土地法》被抛之一边,国民党掀起所谓“战时扶持自耕农运动”。虽然从1927年到1937年十年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以上一系列的土地政策,但真正在全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只有减租政策和土地陈报。但也只是在极少数省份的部分地区取得一些微小的成绩。农民的状况,与国民党政权建立前没有什么改变,国民党政府没有解决农民问题。 (二)知识分子“复兴农村” “复兴乡村”的不同主张 持改良主义的知识精英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是:从建设乡村入手。由乡村的建设已实现“民族再造”和“民族自救”。(分成几派:一是从教育农民入手。二是从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农家收入入手。三是从组织乡村自治入手。价值取向都是以农民为本。) 二是:由发展都市来救济农村之路。代表:社会学家吴景超。 三是:“接受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代表:社会学家陈序经。 知识分子

文档评论(0)

nzs158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