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锑砷碱渣中锑硒分离及动力学研究.docVIP

炼锑砷碱渣中锑硒分离及动力学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炼锑砷碱渣中锑硒分离及动力学研究

炼锑砷碱渣中锑硒分离及动力学研究 王文彬,曾桂生,李慧,邓孝荣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南昌 330063) 摘要: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将难溶性亚硒酸盐转化为易溶性的硒酸盐,实现锑硒分离。结果表明,锑硒分离的动力学遵从不生成固体产物层的未反应核缩芯模型,动力学方程为,反应活化能为-15.490 6 kJ/mol,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关键词:砷碱渣;锑硒分离;浸出动力学;活化能中图分类号:TF818;TF8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2)02-0000-00 Leaching Kinetics nd Separation of Antimony and Selenium from Arsenic Alkali Residue WANG Wen-bin,ZENG Gui-sheng,LI hui,DENG Xiao-ro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 China Abstract: Separation of antimony and selenium from arsenic alkali residues was investigated. Insoluble selenite was changed into soluble selenate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as oxid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s kinetics is unreacted-core shrinking model which has no solid products generated. Its kinetics equation is . The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 is -15.490 6 kJ/mol, and it is a chemical reaction-controlled process. Key words: arsenic alkali residue;separation of antimony and selenium;leaching kinetics;activation energy 砷碱渣是火法炼锑加碱除砷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砷碱渣的堆存总量已达到20多万t,且每年还有0.5万t左右的增加量。砷碱渣一旦泄露,暴露于环境中的砷将进入水体和食物链,轻则危害人体健康,重则导致死亡[1]。由于没有有效、经济回收利用砷碱渣的技术,目前的砷碱渣仍然普遍采用堆存的方式。其主要成分存在的形态为亚锑酸钠、锑酸钠、砷酸钠、亚砷酸钠、单质锑以及亚硒酸钠等[2-3]。砷碱渣经水浸出以后,易溶于水的物质进入溶液,而不溶性物质则随锑渣一起进入沉淀。硒以不溶于水的亚硒酸盐形态存在于锑渣中,只有极少部分以溶于水的亚硒酸盐形态进入溶液,而硒酸盐易溶于水。因此如果要使锑硒分离,必须将难溶性亚硒酸盐转化为易溶性硒酸盐。 1 理论依据 1.1 硒浸出原理 由于亚硒酸盐溶于水,而硒酸盐不溶于水,所以根据这种性质,可将难溶于水的亚硒酸盐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硒酸盐,其半反应如下: 1.2 浸出硒的动力学原理 浸出过程包括下列阶段:1 经过固体表面上的液膜层,液相中的反应物向固相表面扩散传质;2 反应物经过固相产物层或残留的不被浸出的物料层的扩散传质;3 在被浸出物表面上的化学反应;4 被溶解物经固相产物层由反应表面向外扩散;5 被溶解物经过固相表面上的液膜层向溶液内扩散。如果在浸出时没有固相产物生成,则阶段2 和4 就不复存在。但当被浸出的固相反应物分散在惰性物料(如石英岩)中,即使没有新的固相产物生成,由交互反应所形成的溶解性产物还必须通过惰性物料层扩散,因此过程仍然包括了上述5个阶段。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10AA06520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0GZH0111 作者简介:王文彬(1987-),男,江西抚州人,大学. 浸出过程可分为内扩散控制、化学反应控制、外扩散控制等。如果各阶段的阻力可以相对比较时,则存在着混合控制。其浸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4-7]: (1) 2.1 原料 2.2 试验步骤 2.2.1 硒的浸出试验 为了优选砷碱渣中硒的浸出率,以硒的浸出率为考察指标,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双氧水的用量、NaOH溶液体积、反应等为考察因素做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其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因素与水平 因素水平 搅拌速度 / rmin-1 温度 /℃ 双氧水 /mL NaOH溶液 /mL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