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征茶税,严厉茶法: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docVIP

苛征茶税,严厉茶法: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苛征茶税,严厉茶法: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doc

The study of levy system for tea economy in the Tang Dynasty Guo Yang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Ta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ea industry economy developing prosperousl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eriod was also a repeated vicissitude procedure for tax management style. This autho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a economy through the relation with various factors, and expound the static analysis of many theoreticians for the economic phenomena which appeared in the tax and monopoly course from the modern economic thoughts angle. Key words: tea tax, monopoly management, levy, the analysis of tea economy 税榷制度下茶政经济思想研析 郭旸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内容摘要:对于茶叶经济的管理,唐代茶业我国饮茶始于秦汉之际,唐中叶后逐步向北方推全国南北各地,也正是这时,开始征收茶税为官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社会上专以茶为生的,唐时的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我国茶叶的局面形成。唐王朝建立后很长的一时期,对盐铁木等山泽之利采取了相当宽松的政策放任茶业私营自由发展其后诸道节度使、观察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或于津济要路及市肆间交易之处,计钱一千以上,皆以分数税之。 当时地方官吏已在交通要道贸易场所征税。政策的本钱,主张对竹木茶漆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开征茶税时茶与竹木漆同列入课税之中,是为茶而设专税。“赞乃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一,以充常平之本。”《请税茶表》“今之国用,须有供储。伏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佑,每十税一,充所放两税。其明年以后所得税,外贮之。若诸州遭水旱,赋税不办,以此代之。”张滂奏按品质优次将商人所携茶叶分为三等,征收总价值的10%作为茶税。盛唐,饮茶的习惯普遍茶大宗商品。“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江南不少驿中设有茶库茶叶作为商品在国内广泛流通充分反映茶产的丰裕于是官府以榷税来控制茶的生产销售。《旧唐书》德宗贞元九年(793)当年的收入为40万贯,穆宗长庆间(821-824年),茶税加征50%,由过去的每千钱征收百文提高到文。开成年间(836年-840年)朝廷征课的矿冶税每年也不过收入7万余缗,甚至还抵不上一县的茶税。据宣宗时所载,“大中初(847),天下税茶增倍贞元,收入80万贯左右。唐末,四川地区的茶利足以弥补唐政府的巨大军费开支“西川富强,祗因北路商旅,托其茶利,赡彼军储”唐代生产力的进步、南方茶区适宜的自然条件、茶叶商品性增强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茶、采茶都要依靠手工劳动,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较为充足的劳动力源安史之乱前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的增加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条件。南方茶区兼营茶叶生产或专门从事茶叶生产“茶园户”,茶园租佃经营茶园将茶园出租,收取茶租。所需雇工数量是很大的,茶园户的出现,是唐代农业领域中的新现象显示农业分工的新格局唐代人口的增多大量破产农民佃农,茶园的经营充足的劳动力。大量茶商资本往来城市乡村,沟通了茶叶生产与市场的联系,从一个方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商资本运动过程中渗入了茶叶生产领域。商人购买茶叶时,“自来留下客放定钱,或指当茶苗,举取债负,准备粮米,雇召夫工,自上春以后,接续采取,乘时高下,相度货卖”商人事先将资本借贷给茶叶生产者向生产领域渗透。茶商资本的预先借贷,使茶叶生产者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将生产者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讲,它维持了茶叶生产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唐代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制度利于茶叶贸易的展开。许多地方州府自行设立茶盐店征收茶盐之税,造成了多头征收茶税的混乱局面。元和十三年,盐铁使程异建议停罢地方州府所设茶盐店,以维护盐铁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