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时代逼近贵阳 日期2013年7月25日来源金黔线上-经济资讯.doc

碳交易时代逼近贵阳 日期2013年7月25日来源金黔线上-经济资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交易时代逼近贵阳 日期2013年7月25日来源金黔线上-经济资讯

碳交易時代逼近貴陽 日期:2013年7月25日  來源:金黔線上-經濟資訊時報   碳交易時代來臨   像炒股票一樣“炒碳”,即將在貴州成為現實。7月19日,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志剛在碳市場論壇上表示,經過近三年的籌備,陽光公司的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籌建工作已進入結點,相關實施方案已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與會的業內人士和官員表示,中國需要吸取歐盟教訓防治配額過多,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確立碳排放的總量控制以及加快相關立法。   相關預測稱,我國有望成為全球碳排放權交易第二大市場,覆蓋7億噸碳排放。   碳交易啟動   對許多人來說,碳交易還是新事物。   6月18日,深圳作為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之一,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這是中國首個正式運行的強制碳市場。   碳交易首先要確定該地區的碳排放總量,然後把額度分配給各個重點的排放企業或者排放單位。企業額度用完時,就要向排放量小的企業花錢購買二氧化碳排放權。   深圳首個交易日完成8筆交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成交2萬餘噸,每噸成交價在28-32元之間。這個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州碳價的一半。   深圳將重點企業和大型公共建築作為碳排放管控單位,管控單位碳排放總量占全市總量約40%。   首批納入深圳碳交易的635家工業企業,2010年碳排放總量合計3173萬噸。它們在2013-2015年獲得的配額總量約1億噸,到2015年這些企業平均碳強度要比2010年下降32%,年均碳強度下降率達到6.68%。   湖北也採取了對大型企業管控的方案。目前有107家企業被納入試點碳排放交易,主要涉及鋼鐵、火電、化工、建材等8個行業。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齊紹洲表示,碳排放門檻高是吸取了歐盟的經驗,“歐盟開始包括小企業,後來也抓大放小,小企業管理成本和摩擦成本太高。”   中國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表示,爭取在“十三五”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等試點省市也都在積極籌備碳排放權交易。按國家發改委要求,試點省市要在2013年啟動碳交易試點,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場雛形。   北京產權交易所集團董事長熊焰對這種變化感慨頗多,交易所成立時,有官員叮囑他“你們要慎提交易”。他說,“五年過去了,變化很大,至少能公開提交易了。”   配額多少危如走鋼絲   蘇偉在論壇上表示,在做好7省市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的同時,國家正準備出臺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部署開展全國碳排放交易基礎研究,為儘早建立我國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不過,蘇偉也認為工作極其艱難。他說,歐盟碳交易體系已運行了十年時間,仍不順利,甚至面臨崩盤。“歐盟碳交易疲軟,就是配額太多,要吸取教訓。太多就疲軟,太少就沒積極性,要認真研究配額。”   歐債危機導致歐盟經濟持續不景氣,製造業始終在低谷徘徊,工廠開工率嚴重不足,碳排放交易價格持續下跌。今年春天,歐盟碳排放交易價格暴跌,創下每噸2.63歐元的歷史新低,遠遠低於2008年每噸30歐元的水準。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也表達了類似的憂慮,“我們比歐盟問題還更多,不那麼熟練。”   李俊峰呼籲加快相關立法工作。他說,目前試點省市的立法滯後,有立法權原因,但根本上還是沒有壓力,沒有認識到碳減排的必要性,“還需要時間。”   熊焰認為,“真的要建立中國碳市場的話,儘快立法,控制中國排放總量。總量控制,應該是個大道。”他強調,碳減排本質上是經濟行為,要發揮價格和稅收杠杆的市場作用,但政府使用最多的還是行政干預,“好處是效率高,手起刀落,但不可持續。”   國家林業局氣候辦常務副主任、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李怒雲則呼籲,應該積極推進林業碳匯進入國家碳交易體系。促進碳配額不足的企業捐資造林予以中和,也可以幫助林改後的農民通過碳交易獲利。 作者: 肖郎平  編輯: 陳冠霖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