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人慈善在美国.doc
富人慈善在美国
在当今世界,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的富人慈善模式,已成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美国在其中尤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许多美国富人看来,财富多寡并非评判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回馈社会也是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对于他们来说,疯狂赚钱、节俭生活和慷慨行善是并行不悖的生活哲学。追寻他们热衷慈善的原因,有的是想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有的是迫于社会压力和制度约束。
“众筹”模式与集体捐赠
前不久,善于制造话题的美国地产大亨特朗普在《纽约时报》上刊登整版广告为其投资建立的F网站宣传。有着“财富教父”之称的特朗普这次想要打造的是一个颇具公益色彩的网络圆梦平台。
这个网站就像个梦想集散地。想为梦想融资的人可以在此注册,描述自己的愿望有什么价值,并且注明希望获得多少资金。人们在网上看到这些项目后,如果愿意成人之美,就可以出钱资助,资金不限。幸运儿还将获得特朗普本人的捐助。
这样的“众筹”模式得以生根发芽,与美国人对创新精神的尊重有着很大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人的乐善好施。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2010年发起了一场“捐赠承诺”行动,当时美国40位最富有的家族代表和个人许下承诺,愿意在有生之年或去世后,将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捐给慈善机构。这40位亿万富翁主要是白手起家的大亨。
他们为何舍得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财富拱手相让?“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这句名言至今被很多美国人奉为圭臬。美国人普遍认为,发财是自我实现的一条途径,但是发了财就应该回报社会,公民和企业都应有这种责任感。公益捐助在美国不但被看作一项义务,而且是一种精神寄托。
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发布的2012美国富豪慈善榜显示,股神巴菲特去年通过慈善基金会捐赠30亿美元,排名第一;社交巨头“脸谱”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向硅谷社区基金会捐赠5亿美元,位列第二。对教育领域尤为关切的扎克伯格曾对媒体表示,他人生中拥有过许多机会,其中一些归功于他接受过真正优质的教育。他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确保每个人拥有机会。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遗孀劳伦在渐渐走出丈夫去世的阴影后,也开始投身慈善事业。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广义上来说,我们希望将我们的知识、网络和人际关系等利用起来,带来最大的好影响。”
制度安排方便富人慈善
美国富人并非人人都是天生慈善家,除了受到文化宗教影响外,也与美国实行的捐赠制度有关。美国的税收制度鼓励人们捐赠。美国人每年必填的报税单中,税收抵免项目中明确列出了慈善捐赠这一项。美国税法规定,慈善捐赠可以获得税收抵免优惠,当然接收者必须是具有资质的慈善组织,个人最高抵免比例可达到收入的50%。捐赠所带来的种种减税好处,使得不少富人觉得,与其挖空心思钻税收漏洞,不如捐赠慈善以造福社会。
1911年,卡内基创立“卡内基基金会”,他所大力推行的慈善基金会模式后来得到广泛推广。美国形形色色的慈善基金会,都有专业人士投资和管理,运作十分透明,成为一种成熟的慈善模式。
此外,高昂的财富继承成本,也在推动美国富人投身慈善。美国遗产税最高税率为40%,超过525万美元的部分需要缴税。不少美国富豪认为,对子女“授以鱼”不如“授以渔”,从事慈善事业不仅能免去不少遗产税,还有利于子女成才。因此,很多富豪并不希望将巨额财产留给子女。
富人慈善背后的贫富分化
贫富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压力是富豪阶层心系慈善的另一大原因。
资本收益是美国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与普通工薪阶层相比,美国的富人收入大多来源于非工资收入,如股票等投资所得。在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额中,最富有的5%家庭的金融资产占72%,接下来15%的家庭占21%,余下80%的家庭仅占7%。美国国会预算局的统计显示,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中,有80%以上是资本收益在家庭收入中份额增加的结果。
与此同时,近年来美国税制对财富分配的调节作用降低。当前美国的税制偏袒富有的投资人士,股息等投资性收入和劳动性工资收入遭到区别对待。尽管20年来美国富人个人收入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5%增至39.6%,但是资本利得税依旧维持在15%的低位,由此造成靠钱生钱的人财富迅速膨胀,而靠劳动换取收入的工薪阶层财富积累的速度相对变慢。
贫富悬殊还影响到美国的阶层流动性。根据皮尤中心的研究数据,从绝对流动性上来说,美国各个收入阶层都赶超父辈,这是“美国梦”的一种进步;但从相对流动性上来看,底层出身的人向上攀爬的难度增加。
阶层流动性的弱化,反过来导致美国社会结构日益固化,经济发展的果实更多被富人所占有。1970年,美国1%的富人掌握了9%的财富;2011年,1%的富人已经掌握19.8%的财富。难怪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阿兰·克鲁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