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闯宫救海瑞的广西兴业人何以尚.docVIP

明代闯宫救海瑞的广西兴业人何以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闯宫救海瑞的广西兴业人何以尚.doc

明代闯宫救海瑞的广西兴业人何以尚   何以尚,广西兴业县人,明朝嘉靖壬子科举人,曾官至太卜寺卿,从三品衔,因闯宫救海瑞而闻名当世,是明代兴业县惟一入选《明史》的传奇人物,也是兴业县历史上官阶最高的入仕者。   青年处世,已显耿耿丹心   何以尚,字仁甫,号静吾。明嘉靖五年(1526年)生于广西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其父亲是有名的旌表孝子何世锦,何以尚为家中长子,之下有以执、以悦、以就三弟。   何氏是乡中望族,何世锦不但孝行出名,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他曾书“堂训”于厅,曰:“非仁毋为,非义毋行,夙夜非懈,无忝所生。”以孔孟之道要求子女为人处世,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有仁有义,为国忠、为子孝的国家之材。   何以尚从小就勤读书,遵父训。《梧州府志》载:“以尚读父书,铮铮有奇节。”他不但读书明志,对兄弟辈也常常互勉。在他10岁的时候,就对弟弟们说:“吾等长大后,要清廉节俭,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成为兴业县中有名的秀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他参加梧州府乡试,以优异的成绩,中壬子科举人。   为表彰何以尚的中举,东山村乡民在村中“申明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贺仪式。大家举杯畅饮,热烈颂扬这位村中杰出的俊才。在此时刻,何以尚灵机一动,对父亲及诸乡邻说:“为改变村风村貌,多出人才,多弘扬正气,铲除腐恶,我建议拟些村规民约,列挂亭中,让大家来遵守。”这“申明亭”,本来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为奖善惩恶,布令申文,让村民议事、仲裁纠纷,颁令全国在村堡中建立的一个场所。经何以尚一提议,村民皆同口呼应。   当下,在何世锦的起草下,大家就拟定了村规民约10条,录写为《乡约》挂列于亭中。   遂后,大家又公推何以尚为乡亭题匾。何以尚当仁不让,大笔一挥,将“乡约亭”3字题于匾上。从此,东山村的“申明亭”就改成了“乡约亭”。   该亭历经460多年,一直完整地保留至今。在悠悠数百年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成为村民惩恶扬善,弘扬文明,律己戒人的场所。《乡约》公布后,村风焕然一新,从此该乡中秀才、举人的,在兴业县居榜首。自明嘉靖至隆庆、万历三帝就有12人中举。为官者除何以尚外,有协助明末蓟辽督师袁崇焕守卫山海关,后来成为山海关雁门总制职的陈志茂和著作《选朝政德》、《字学源流策》,官至兵部员外郎,被誉为“一门五登科”的何敢复等人。   何以尚中举人后不久,朝廷授他为江西省建昌县教谕。第二年,由于他的工作出色,地方政府又保荐他进入当时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进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何以尚修业结束,朝廷赐以进士出身,诏令调任户部司务(官阶正八品),负责朝廷财政钱粮的调拨。从此,何以尚踏入了影响其一生的从政生涯。在户部,他有幸结识了户部主事、上司海瑞,其后二人成为知己,从而使他又参与了与海瑞有关的重大政治事件,成为留名青史的历史人物。   从政为官,恪守廉政准则   何以尚初入户部做司务,每天接触的是大量白花花的钱银。他的案头工作就是调拨朝廷各部门经签批所需的开支。对于每天所经手数以万计的白银,他时刻慬记着父亲的教诲,恪守着“为官清廉”的准则,除自己不沾一分一厘外,对各部门来领取的开支,十分严格,认真进行把关。   据有关史料记载,有一次,首辅严嵩为巴结嘉靖皇帝(明世宗),提议用京城守军修建2座宫殿及7座先帝陵墓。皇上很高兴地答应此议。内阁即签文到户部,要求马上调拨钱银粮饷。当时正值外遭沿海倭寇入侵,内逢云南地震天灾,国家正需大量钱银用于救灾及调拨海防。何以尚就趁机以库银当用于急处、实处为由,3次停拨银两,并呈文内阁,要求缓办。   又有一次,因为嘉靖皇帝迷信修玄至极点,多年不理朝政,一头钻入西苑,整天进行炼丹和吞服长生不老药,还接受一些道党的蛊惑,下诏在西苑兴建醮场——雷坛。设雷坛需要大量的龙涎香,而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是来自域外的海中香鲸的分泌物,这东西在明朝国内根本找不到。皇宫所需的龙涎香必须从国外高价进口。嘉靖皇帝为了自己的修玄,根本不顾国库的枯竭、百姓的艰辛,一道圣旨下到户部,让调拨库银若干,立即派员进购建醮场用的龙涎香。圣旨转到何以尚办公案前,正直无私、一直反对铺张浪费的他不管要银的是当今皇上,当场就以库银已调云南救灾,库中目前无银可调为由,驳回来领银钱的差官,并呈上呈文,要求圣上取消此旨。嘉靖皇帝大为生气,直骂这管银的小官是“沽名钓誉”。但最后由于何以尚的呈文说得有理有节,加上云南地震的灾情告急文书如雪片飞来,气极的嘉靖皇帝也只好暂时作罢。   何以尚初入户部3年,为把钱关,得罪了不少权臣。正当他以低微的职位,勇敢地与朝中当权派的腐败行为作斗争的时候,江西兴国县知县海瑞,由于政绩卓著,得到吏部文选司郎陆光祖的推荐和提拔,调入京都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官阶从六品),成为何以尚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