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记忆型默写.docVIP

2007--2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记忆型默写.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记忆型默写

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 第四部分:古诗文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记忆型默写 刘海燕 【2007·浙江】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②渐黄昏,戍角悲吟,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B①夙兴夜寐,靡室劳矣。(《诗经·氓》)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D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膝王阁序》)②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孤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 【答案】C 【解析】 [A项②句应为“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B项①句应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D项②句应为“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2007·安徽】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题)(5分) 名篇名句补写的内容均出自课本,且8句选5句,属于送分题。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回归,名句名篇进入高考本来就是督促学生对大纲中规定篇目的背诵,本来就不应该出什么偏、怪、难的题目,如果那样,将是背道而驰。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荀子《劝学》)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李白《将进酒》) (4)复道行空,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6)挟飞仙以遨游,______ 。 ( 苏轼《赤壁赋》) (7)______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8)过春风十里,______ 。 (姜夔《扬州慢》) 【答案】(1)金石可镂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不霁和虹 (5)沧海明月珠有泪 (6)抱明月而长终 (7)云中谁寄锦书来 (8)尽荠麦青青 【2007·北京】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①(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 。”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 ,___ 。(刘禹锡《秋词》)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___ ,时时犹唱,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试题解析】 今年的默写题回归到了传统的上下文填空的形式,在数量上采取四题任选三题的形式,沿袭了06年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不考理解,只考识记,注重基础,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从选取的内容上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刘禹锡《秋词》是唐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词,王实甫《长亭送别》是元曲,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命题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迫切愿望。 试题中的第①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考查,虽然算不上名句,但这句话却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中句式整齐,富于音乐美和韵律感的特点;第②小题刘禹锡的《秋词》历来被人们称赞为另辟蹊径,一反常调,热情讴歌秋天的美好的佳作;第③小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考查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赋予了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第④小题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营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全篇或部分的内容。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考生背诵过或熟悉的,今年默写部分新增了7篇古诗文,包括2篇古文和5首诗歌,篇目总数也从33篇(首)增加至40篇(首)。题目做到了诗文兼顾,新老篇目兼顾,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考查默写古诗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考查。背诵古诗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吟咏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文言句读的感性认识,扩大了文言词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