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1最好考国考年” 专家解读“国考”及“遴选”备考策略.doc

新京报:201最好考国考年” 专家解读“国考”及“遴选”备考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京报:201最好考国考年” 专家解读“国考”及“遴选”备考策略

新京报:2016“最好考国考年” 专家解读“国考”及“遴选”备考策略 新京报制图/王远征 今年国考共有199.8万人网上报名,139.4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较去年的140.9万人减少了1.44万,同比减少了1%。 今年国考提供了15659个职位,计划招录27817人,职位数和计划招录人数,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6%和25%,均创历史新高。 有机构统计,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而2015年为62:1,竞争比明显下降,为近5年来最低。也因此,有人将2016年国考称为“最好考国考年”。 此外,2016年国考最大的变化是“体制内”人员不能报考,今后体制外人员进入体制内和体制内基层人员进入中央机构划成了“双车道”,中央机关面向基层机关选拔公务员,将主要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来进行。 【数读国考】 2.8万 今年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人数为2.7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500人。 10% 对于2016年国考来说,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职位。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0%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 360个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进行专业考试的职位360个,仅占总招录岗位的2.29%。其中中央党群机关组织专业考试的比例为42.86%;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职位数量上居多,组织专业考试岗位占其类别岗位的6.8%。 招考特点 突出重视基层的用人倾向 进一步降低艰苦边远地区用人门槛 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进一步加大考试作弊行为打击力度 报名特点 考生报名更趋理性 扎堆报考的职位逐步减少 县一级基层岗位报名总人数有所增加 部分职位无人报考或报考人数较少 随着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热”又告一段落。有机构统计,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而2015年为62:1,竞争比明显下降,为近五年来最低。因此,有人将2016年国考称为“最好考国考年”。 平均竞争比50:1,为近5年最低 “你知道吗?今年被称为‘最好考国考年’,看来今年真是报对了。”小刘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今年他和在国企工作的女友都报名参加了国考。在他们看来,虽然公务员的“收入”已不如从前,但其社会地位、稳定性仍在,对他们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据说,今年为近些年最好考,万一考上了呢?”小刘兴奋地对记者说,他报考的是商务部。 在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看来,大家所认为的“最好考国考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今年国考扩招了25%。2016国考共有551个部门参加招录,较去年增加了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央统战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61个部门。这次国考招录规模同比增加了5500人以上,人数增幅约25%。 二是平均竞争比下降。虽然近年来招录人数总体在上升,但是报名人数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如2015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140.9万人,比2014年下降约11万人。参考人数也从2013年的111.7万人降到2015年约90万人。2016国考审核通过人数及预计参考人数都继续降低,所以竞争比预计也会继续下降。 三是今年国考首次将“公考”和“遴选”分开招录,国考所有岗位留给社会人员。这对社会考生来说是利好,可以排除掉一批对手,报考渠道更畅通。 有机构统计,至10月24日18时报名截止时,竞争比最高职位的竞争比达2847∶1,排名前十的职位的竞争比均高于1200:1。可见,不少岗位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并非所有职位都好考。但对比前几年最热岗位的6319∶1、9470∶1,竞争程度还是下降了很多。 据了解,经过资格审查之后,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为近五年来最低。 考生更理性,国考趋向平稳和降温 由于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再次下降,似乎已将近两年的“国考降温”说做实。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认为,降温是一定的,近年来的国考最高峰已经过去,会趋向平稳和一定的降温。 国家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国考考生报名更趋理性。今年招考计划招录人数较去年增加了约25%,但并没有因此出现报名人数较大增长的情况。从通过资格审查的情况看,报名人数总体比上一年略有减少,但县级以下基层职位报名人数比上一年却有所增加。考生扎堆报考、报名人数过于集中的职位也逐步减少。 “除了考生的理性报考和国家的基层导向之外,国考降温也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能正视公务员这个职

文档评论(0)

hjq93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