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植物形态、功效、主治、临床应用资料.pptVIP

川楝子植物形态、功效、主治、临床应用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楝子 理气药 【药材名称】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川楝实 【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有纵沟纹,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 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 夏季开紫色花,腋生圆锥状排列的聚伞花序。 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瓣淡紫色,倒卵状匙形,两面均被毛;花丝筒紫色,具10窄裂片,每裂片2-3齿裂,花药10,着生于裂片内侧:子房5-6室。 核果大,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3厘米,红色或栗棕色,有光泽,核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3~5粒。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 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临床应用 为治疗各种热性腹痛的常用药。镇痛效果比较确实可靠。 1、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肝胆火盛所致的腹痛、胁痛。其痛为胀痛、闷痛性质,时发时止,并伴有情绪焦躁、睡觉不佳、食欲差、舌红绛、脉弦数。多见于慢性肝炎,尤其肝区疼痛,自觉痛处有热者更适用。此时,川楝子有疏泄肝热而解郁止痛的作用,常配延胡索等分同用,即金铃子散,或在疏肝和胃方剂内加入一味川楝子。对于解肝郁胁痛的作用,川楝子比青皮好。 临床应用 2、用于治疗疝痛。因换睾丸鞘膜积液、附睾炎、小肠疝气等引起的局部疼痛,牵引至脐腹者,常配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方如导气汤。 3、用于治疗虫积腹痛。主要取其镇痛作用,但杀虫效力不大,要配其他驱虫药如槟榔、雷丸等。 临床应用 4、治疗头癣 川楝子烤黄研成细末,用熟猪油或凡士林调成50%油膏。先将患者头发剃光或剪短,用清水洗净疮痂,再以5~10%明矾水洗1遍,擦干,涂油膏(约厚2~3毫米),每日1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愈。上法共治发癣患者4000余人,有效率98%以上。 临床应用 5、治疗急性乳腺炎 将川楝子连皮和仁,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每次以苦楝子末3钱,红糖2两,用黄酒或开水100~200毫升冲服,每日1~2次,连服2~5次。共治43例,其中初诊时未化脓者34例,服药2~4次,均在3天内治愈。 处方举例: 1、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川楝子)、延胡索各60g,研末,每服6g,温开水送服。 2、导气汤:川楝子9g、小茴香4.5g、吴茱萸4.5g、木香3g(后下),水煎服。 【炮制】 川楝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黄色。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中潮湿处。分布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及甘肃南部等地。主产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禁忌:本品有小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又因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苦楝皮 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树皮和根皮。 苦楝皮 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和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黄色;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气微,味苦。 苦楝皮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功效:杀虫,疗癣。 主治: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苦楝皮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禁忌 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相关配伍 1、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2、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与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钩虫病,如楝榴二皮饮。(《湖北药物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