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的不同.docVIP

浅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的不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的不同.doc

浅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的不同   摘 要:研究戏曲、小说的叙事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研究戏曲、小说叙事的共通性。一个是研究戏曲、小说叙事各自因文体的制约而产生的特殊性。今天我们从人物设置、情节设置、叙事设置、脚色制等四个方面探讨戏曲文学作品《紫钗记》与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不同。   关键词:人物设置 情节设置 脚色制   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关系密切,很多流传久远的故事,既有戏曲文本又有小说文本,由小说改编成的戏曲作品比比皆是。 “研究戏曲、小说的叙事,大而言之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研究戏曲、小说叙事的共通性,一个是研究戏曲、小说叙事各自因文体的制约而产生的特殊性。”(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今天我们就从第二个思路来分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这两种不同写作形式的作品。从人物设置、情节设置、叙事设置、脚色制等四个方面探讨戏曲文学作品《紫钗记》与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不同。   《霍小玉传》是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写的是陇西才子李益与妓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作者同情霍小玉的悲惨命运,谴责李益的负心,爱憎分明。汤显祖的《紫钗记》依据《霍小玉传》改编,作了极大的改动,由一篇三千字的唐传奇,改编成一套五十三出的剧本,故事内容必然更加丰富,相比《霍小玉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首先,在人物设置上,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13个,而戏曲中的人物有31个,增加了很多小说中原本没有的人物。增加了反面人物卢太尉,卢太尉在第十五出上场自报家门:自家卢太尉是也、卢杞丞相是我家兄。卢中贵公公,是我舍弟。一门贵盛,霸掌朝纲,可见其家族权倾天下。因李益得罪了卢太尉,欲招其为婿,被派往玉门关外任参军。李益与小玉灞桥伤别。后卢太尉又改李益任孟门参军,更在还朝后将李益软禁在卢府,派人监视李益,使其不能与妻子相聚。主人公李益不再是无情负心的人,他的不归是因为卢太尉的阻挠。同时戏曲中把霍小玉改写成良家女子,并更加突出了她对李益的痴情。《霍小玉传》中的卢氏女是一个有名无姓的角色。她是李益的表妹,后来成了他妻子。汤显祖在《紫钗记》中把这个身份换为卢太尉的女儿。《霍小玉传》中的鲍十一娘在汤显祖的戏曲中换成了鲍四娘,但仍然是霍小玉与李益的媒婆。另外,小说中只有男女主要人物的刻画是饱满的,其他人物的形象都很模糊,大都是一笔带过。而戏曲中,不仅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鲜明,有活力。在戏曲中黄衫客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入的刻画,可以说神通广大、义盖云天,对霍李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在情节设置上,戏曲增加了很多小说中没有的情节。春日言怀、插钗新赏、许放观灯、堕钗灯影等等这些霍小玉与李益因为紫钗而喜结良缘的情节是小说中没有的,戏曲还以大量的篇幅叙述李益在塞外的情况,增加了李益在玉门关外收复小河西、大河西二国的情节,一方面丰富了故事内容,另一方面增加了武打场面,使舞台表演艺术更加多姿多彩。增加了卢太尉如何阻挠李益与霍小玉相聚的情节,假信事件让霍小玉误会李益负心。为了不娶太尉的女儿李益婉言拒婚,这与小说写李益娶卢氏的负心是不同的。另外删减了一些细节,小说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这些在戏曲中是没有的。结局上,因为豪侠黄衫客的帮助,使李益功成名就,并与小玉喜结良缘。剑合钗圆的圆满结局又与小说霍小玉悲惨的命运结局不同。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密针线》中说的:“编剧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汤显祖在把小说改编为戏曲时充分考虑到了这点。   第三,在叙事设置上,传奇小说中写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以李益为主线讲述故事,讲他“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名求妓”,在媒婆的安排下主动与霍小玉相见,而后相爱同居;后半部则以霍小玉为主,讲她的痴情千方百计寻求李益的消息,甚至不惜卖掉心爱的紫钗,当得知李益负心,与卢氏女订婚时,“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而戏剧中李益与霍小玉在元宵夜赏灯因为紫钗偶遇,此后两人感情甚笃。但这不是一条线,在戏剧叙事中还穿插了李益与卢太尉的矛盾,及其他的情节线。最后有一个剑合钗圆的完满结局。   第四,脚色制的存在是戏曲文学作品与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戏曲文学作品与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戏曲文学有明显的角色性,生活中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人,在戏曲文学中高度概括化、类型化,只分为生、旦、净、末、丑几种角色。这些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