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语情境的有效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导语情境的有效性.doc

浅谈导语情境的有效性   【摘 要】情境创设是利用图像声音,语言表达,实验操作,模拟表演,情景再现等方式,通过教师调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和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在语文课堂,合适的导语会使授课效果事半功倍,增强学习效果。本文将通过笔者的执教实践,探讨导语的情境创设方式,效果以及相关原则,增强导语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导语 情境创设 有效性 原则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合适的导语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顿丰盛的大餐,那么合适的导语就是可口的开胃菜,尽管看似渺小,但是对全局有着显著的指向作用。“情境创设”是通过多种具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能力,达到理解体会知识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情境创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把它融入导语设计里面,会产生1+12的效果。所以,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导语情境创设的方式,效果以及相关原则。   一、导语情境创设的方式及效果   (一)知识迁移的情境,融会贯通   初中的学生学过不少的科目,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导入课文时,把语文知识和其他科目产生横向联系,不仅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且丰富语文的内涵,融会贯通。例如   讲授《家》时,这篇课文比较抽象,比较有哲理。怎样让学生通过导语来整体感知“家”的含义呢?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汉语中,“家”的小篆写法就是一所房子,里面有一头猪,可以构成一个家了。这是“家”的物质内涵――一家人吃饱穿暖;在英语中,“家”是“family”,把“family”的每个字母拆开就可以造句“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这是“家”的精神内涵――一家人相亲相爱。同学们马上领悟到: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并能够紧扣“家”的物质和精神内涵来理解文本,扣住课文的思想内核,化抽象为具象。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路很清晰,能够准确地切中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音画结合的情境,活色生香   语文课本上只有白纸黑字,学生可以了解字面意思,但是对于一些形而上的重点难点,学生有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无法跳出固有的思考模式,这样就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像一些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都是有效的资源。例如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李煜的词意境比较哀婉惆怅,初中学生要体会它,有一定难度。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李煜作品的精髓呢?这要从李煜的生平,写作背景入手。不过光用口述,恐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在导入时,放映了讲述李煜生平的歌仔戏作品《玉楼春》的MV,伴随着婉转哀愁的音乐,李煜国破前的奢靡繁华和被俘后的落魄惆怅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李煜词作的感情基调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在鉴赏作品的时候,都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   (三)实验操作的情境,生动直观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是不是只有理科的课堂上才会出现实验操作呢?答案是否定的。牵涉到理科知识的课文完全可以大胆地引进实验操作,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可比教师绞尽脑汁地描述更有效果。例如讲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笔者摘了朵杜鹃花,拿了两个杯子,一个杯子装食醋,另一个装肥皂水。然后让学生上台,把花朵依次放在食醋和肥皂水里,让学生说说花朵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结合所学过的生物知识,热烈讨论得出,花朵的颜色变化与花青素有关。这样一来,教师消除了讲授本课的阻力,优化了教学效果;学生克服了学习事理说明文的畏难情绪,增添了学习兴趣。   (四)质疑争论的情境,活跃思维   教师“满堂灌”,学生“没问题”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这样会把学生智慧的火花活活扼杀,所以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设置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搭好“脚手架”。学生有了“脚手架”,就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自主掌握文本,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授《吴汉何尝杀妻》时,在导入课文时,抛出问题:“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历史上的周瑜一样吗?”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又顺势提出“哪些地方不一样呢?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改编有什么弊端?”放手让学生激烈地讨论,讨论的结果就是学生认识到戏剧艺术的加工和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戏剧艺术允许加工,但是应当尊重史实,不能胡编乱造,否则就影响了观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接下来,只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适度概括,拓展即可。当学生自主地抓住课文最本质的东西,学生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五)模拟表演的情境,还原文本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表现欲强,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表演能力。如果能够合理挖掘学生的这些潜力,会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例如笔者导入新闻单元时,紧抓新闻的特点,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模拟《新闻联播》的模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