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统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统设计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指 导 书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工作组 二○○七年八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编制领导小组 组 长:史光前 尚全民 副组长:王 威 王井泉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编制技术工作组 组 长:胡维忠 王井泉 副组长:杨 昆 郭 良 肖坤桃 王顺长 成 员:黄先龙 丁洪亮 张平仓 韩友平 叶秋萍 陈桂亚 郭铁女 袁雅鸣 张国学 汪新宇 任洪玉 黄 为 龚 雯 目 录 引言 1 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原则及总体结构 2 1.1 设计原则 2 1.2 总体结构 3 2 水雨情监测系统设计 12 2.1 设计原则 12 2.2 监测方式及报汛工作体制 13 2.3 监测站网布设要求 14 2.4 监测设备设施设计要求 16 2.5 信息传输通信网设计 20 2.6 测站设备设施配置及投资控制 30 3 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设计 40 3.1 设计原则 40 3.2 平台组成与功能要求 40 3.3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41 3.4 数据库系统设计 43 3. 5 平台设备配置与投资控制 45 4 信息汇集、信息查询子系统设计 47 4.1 设计原则 47 4.2 信息汇集子系统设计 48 4.3 信息查询子系统设计 49 4.4 子系统建设投资控制 53 5 预报决策子系统设计 54 5.1 设计原则 54 5.2 系统组成 55 5.3 水雨情分析预测模块 55 5.4 预警信息生成模块 57 5.5 系统维护和管理模块 59 5.6 子系统软件开发投资控制 61 6 预警子系统设计 62 6.1 设计原则 62 6.2 预警子系统的组成 63 6.3 预警流程 64 6.4 预警信息的发布 65 6.5 预警信息传输通信网 67 6.6 投资控制 71 7 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 73 7.1 组织指挥机构 73 7.2 分工与职责 75 8 宣传、培训及演练 81 8.1 宣传 81 8.2 培训 82 8.3 演练 83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面积的 1.1 设计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山丘区暴雨的发生常具突发性,因山高坡陡,洪水汇流快,流速大,加之人口和财产分布在有限的低平地上,往往在洪水过境的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报、警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状况不同,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防灾设施、工作基础等也有差别,应根据各地山洪灾害的特点,针对目前防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切合实际地设计和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3)坚持经济实用、稳定可靠、容易实施、便于操作和推广的原则。考虑本地区的暴雨特点、地形地质条件、经济状况、人员分布、交通及通信条件等实际状况,制定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既要利用遥测、通讯、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又要充分考虑山丘区的实际条件,可以采用人工观测简易雨量筒、手摇报警器、无线广播、敲锣打鼓等适合当地条件的监测预警方式方法,扩大系统覆盖面,达到既能有效解决监测、通信及预警问题,又能节约投资的目的。同时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经久耐用,尽可能地降低使用运行成本。 (4)遵循相关规程、规范。系统设计要以现行的相关水文监测、通信系统组网、软件开发、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的规程、规范为依据;各种构件优选符合国家标准的型材和通用件,以利于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系统运行的维护管理。 (5)充分利用现有气象、水文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系统建设要与相关行业的规划、建设相协调。目前气象预报站网已基本布设到县级,水情预报站网按流域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站在重点地区也设到县级。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雨量站网建设要与气象发展规划协调,山洪监测预警要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相结合。 (6)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成果,并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相衔接。分析确定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制定监测预警方案等,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料、成果及积累的经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补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要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数据库结构相统一,技术标准要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标准相衔接。 1.2 总体结构 1.2.1系统组成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

文档评论(0)

ikangym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