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作物病害之玉米病害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粮作物病害之—— 玉米病害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又是主要的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 病害问题一直是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常年损失6%~10%。 全世界玉米病害有80余种,我国有30余种。 近年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主要有: 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弯孢菌、尾孢菌叶斑病、玉米茎腐病。 玉米瘤黑粉病近几年来发生普遍,并有加重的趋势。 玉米粗缩病、纹枯病、锈病、褐斑病已在局部地区发生,对生产影响很大,应加以重视。 0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病原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称大斑凸脐蠕孢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该病害引起的损失主要是果穗减少,种子干瘪,百粒重减轻。损失程度不仅与病情相关,而且与侵染的时间有关,在玉米授粉后2~3周受害,损失可达50%,在4~5周受害,严重的可减产15%~25%,在接近成熟时受害,影响不明显。 玉米大斑病的主要症状: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Mo17、掖单系列品种、登海系列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卫生,深翻土地,摘除下部老叶、病叶,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粪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提高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最好在发病初期喷防,效果好的药剂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特谱唑等,间隔7~10天,共喷2~3次。 02、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也称玉米南方叶枯病,是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病原菌为玉蜀黍双极蠕孢菌。 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目前,小斑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广东、广西、陕西、湖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据估计,一般中等发生年份感病品种损失10%~20%,严重可达30%~80%,甚至毁种绝收。 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苗期感病,在叶片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或两端有褐色水浸状区域,病斑常融合在一起,叶片迅速死亡。 一般玉米品种的病斑多在叶脉间产生,多为椭圆形或长方形,黄褐色,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多数病斑连片,形成大的枯死病斑。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农大108、豫玉22号、郑单958等。 2)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摘除下部老叶、病叶,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最好在发病初期喷防,效果较好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多菌灵等。 0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病原物为担子菌门丝轴黑粉菌。 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主要为害果穗和雄穗。多数病株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的黑粉包。 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 雄穗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蕊,颖片因受病菌刺激而畸形,呈多叶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丹玉系列、西农11号、农大3315等。 2)种子处理。①药剂拌种 用三唑酮或多菌灵拌种,大面积防效达60%~70%。②种衣剂 用克福醇悬浮种衣剂或丁硫福戊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效果达80%左右。 3)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浅播。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04、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 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座在玉米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7个月之久,但埋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的病原菌不能存活。 我国最早于1991年的辽东省丹东、庄河等地突然大发生,许多玉米杂粮杂交种和自交系感染此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个别严重的地块减产30%以上。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大面积轮作。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05、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