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嘉庆十七年《公所落成记》碑记考.doc
清嘉庆十七年《公所落成记》碑记考
山西商人来天津经商的历史可溯源至明末清初,《天津县志》及一些历史文献都有记载,但是以碑记形式来记录山西商人落脚津门的情形实属罕见。考证《公所落成记》碑记,目的是以“碑”为鉴来探寻早期山西商人在天津三岔河口经商的足迹。三岔河口在元代开始繁荣兴旺,到了明、清两代逐步成为运河北端的重要商货集散地,《天津近代史》一书对该地域有过这样记述:“天津这个河口都市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地理的变迁,使天津得天独厚,成为河海交通的枢纽;二是元明清以来建都北京,使天津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发生重大的变化;三是漕运、盐业的发展,促成天津商业贸易的繁荣”[1]。由此吸引了各地谋生者、经商者投足于此。在碑记《重建天津万寿宫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百货辐辏、商务日繁、穰穰劳劳、殆无虚晷”[2],这些文字真实反映了三岔河口商业中心的地位及商务繁忙的景象。碑中虽然只记述了山西商人利用旧宅房屋改建一处公所建筑,但是从字里行间也透出了他们来津经商,苦无聚集之所的酸楚经历。更鲜为人知的是,该石碑也是天津迄今唯一发现的商业公所碑记,它的发掘对研究天津商业发展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及价值,同时也佐证了清朝中期山西商人来津经商的历史。
该石碑发掘于2003年8月22日,地点为天津大胡同商业街建设工地,经位置考证原为侯家后中街偏西,现大胡同商业中街。石碑为青石材质,高187厘米、宽56厘米、厚为24厘米,立碑时间在嘉庆十七年(1812),名称为“公所落成记”。碑文宋体,镌刻下近532字,现收藏于红桥区文物保管所内。从石碑落款及碑记铭文考证:这是山西介休人恭立的石碑,但在内容上更显示其为纪念工匠的功德事迹碑。下面想结合碑文及资料给予简略的考证。
碑文简录如下:
公所落成记
夫兴事难董事尤难,兴众人而以一人董之其势更难。吾乡戚友贸易于津门者甚多,久欲同立公所一区,为岁时虔祀神明之地,而苦无其基□,不惟难其地,实难得其督事之人也。迟至嘉庆十六年,始得城北孙氏旧宅一段。公同置买,然而,墙垣圮屋宇摧颓荒废多年,莫弊风雨。同人相顾咨嗟无有能□其事者,锡五温公素以慨爽正直为乡人所推。昌庆王公、尚德曹公深知其能,共同恳之,温公锐然任其事,并择其劳监工者八人,于嘉庆十七年三月兴工起修。或铲而去之,或起而筑之,或崇其址而增新之。务求于精,与监事诸公昼夜勤劳。历六月而工始竣落成。之日,置杯酒招同人而观之,计正广丁三楹,循其旧宇别起群房十间,园墙十丈。朴而不华,坚而持久,同人顾而乐之。温公独一人肩其任,次后,数十百年凡吾乡来游兹至者,行其地怀其人,问曰:何人所缔造耶?何人所增新耶?则温公与监事诸公一片劳瘁苦心不几湮没,爰勒诸石以告后日之游□者。
督事:介休温公福成字锡五。监事:汾阳李廷辅、张士文,介休董子智、张麟、封镇吴、黄树诚,灵石梁明远,郑州朱奎扬。
嘉庆壬申年九月十五日
一、漕运联袂商贸的通衢
介休位于山西省的中部,沿海河水系溯河而上,经子牙河、滹沱河、桑干河、沁河直到汾河。介休镇就坐落在汾河的沿岸,绵延约1200余华里。众所周知山西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在汾河的两岸有盛产的山货、药材、小麦及棉花。采煤、冶铁业历史悠久,特别是阳泉的铁锅很早就驰名全国,这些物产的丰盈及漕运的通衢就奠定了该地区商贸的辐射发展。在天津的三岔河口地区,自金朝以后就形成了九河下梢的地形,铺设了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网络。南粮北运各地货物经水路汇集在此,因此该地区就形成了物资的中转站及集散地,经济的发达,各种商贸物资的大宗流通,促使各地的谋生者、商人纷至沓来。
介休人就是沿着这曲曲弯弯的河道,凭借漕运的便利来到三岔河口,沟通了两地的商贸往来。文中的开篇就道出了:“吾乡戚友贸易于津门者甚多”碑中的“贸易”是一种商业活动的标志,也是三岔河口地区出现在石刻中较早的文字,具有一定的历史见证价值。而文中的“甚多”可涵盖成“很多”的寓意,大有一种蜂拥而至的态势。再从碑中摘录的“久欲”与“迟至”词汇分析,介休人来津贸易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可想,距今200年前,山西商人在三岔河口经商的人群数量之多,足见规模。
二、山西会馆建立及公所地理位置考证
“山西会馆位于天津市原锅店街西头接估衣街,大门座北朝南,西至范店胡同、东至近仁里、北至侯家后,是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占地约十亩”[3]。但是,在会馆建立的时间上有过不同记载,需要进行文字旁证,在《天津会馆介绍》一书中记载:“道光七年由于天津商业逐渐发达,山西商人来津者日多,便由山西在津的13个势力强大、资本雄厚的大行帮中的巨商李芳林、阎永寿等发起,集资87650两,在锅店街建立了山西会馆”[4]。该文字将建馆时间列为道光七年(1827)。而《总成会馆后段楼院碑记》更加详尽的记录了建会馆的时间“……创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