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次:信号转导(简)
第九章 膜受体与细胞的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 配体(ligand) 是指某些能特异同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并诱发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理生化反应,并最终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配体种类 脂溶性分子:雌激素、睾丸酮等 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生长因子:EGF、FGF、IGF、PDGF 局部化学介质 气体分子:CO、NO 配体特性 特异性 复杂性:不同细胞不同效应 时间效应:反应快,效应短暂 反应慢,效应长久 细胞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 指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是镶嵌在细胞膜类脂双分子层中的各种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能与配体特异性结合,并在细胞内引起相应的反应。 ???? 一、膜受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一)膜受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化学成分:多为糖蛋白,也有糖脂或糖脂蛋白 结构:跨膜蛋白质,分为3个结构域。 细胞外域(亲水部分) 跨膜域(疏水部分) 细胞内域(亲水部分) N型乙酰胆碱受体图 (二) 膜受体的分类 根据膜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分为: 离子通道受体 酶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离子通道受体(ion-channel receptor) 多次跨膜蛋白质 实例:N型乙酰胆碱受体 酶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受体为单一跨膜糖蛋白 配体为生长因子类 二、膜受体的特性 特异性及其非绝对性 特异性:分子间立体构象互补 非绝对性:一种化学信号可以与一种以 上受体结合,引起不同生物学效应。 肾上腺素:α受体:平滑肌收缩 β受体:平滑肌松弛 二、膜受体的特性 特异性及其非绝对性 可饱和性:受体数目有限 二、膜受体的特性 特异性及其非绝对性 可饱和性 具有高亲和力:受体和配体结合能力高 二、膜受体的特性 特异性及其非绝对性 可饱和性 具有高亲和力 可逆性:以非共价键结合,结合后可解离。 二、膜受体的特性 特异性及其非绝对性 可饱和性 具有高亲和力 可逆性 特定的作用模式:受体只存在于靶细胞 第二节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递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通过第二信使起作用 分为: cAMP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G蛋白类型 Gs家族:对效应蛋白起激活作用,α亚单位为αs亚单位,构成的G蛋白则称为Gs蛋白 Gi家族:对效应蛋白起抑制作用,α亚单位为αi亚单位,构成的G蛋白则为Gi蛋白 Gp家族:激活磷脂酶C,参与对IP3、DG的调节。 cAMP(环式腺嘌呤单核苷酸) 又称为第二信使 在细胞内的浓度在外来信号到达时能上下波动,能快速产生和快速消失 细胞外信号通过控制 cAMP水平而发挥作用。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A) 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 激活后可使靶蛋白磷酸化,对细胞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 某些通过cAMP介导的激素应答实例 第十章 细胞膜与医药学 第一节 膜转运系统异常与疾病 1、肾性糖尿病 Na+、糖伴随运输的载体功能下降。 G蛋白功能异常 霍乱:霍乱弧菌附于小肠粘膜进行繁殖而引起的急性腹泻 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可与Gs的α亚基结合 α亚基丧失了GTP酶活力,不能将GTP水解成GDP Gsα处于不可逆激活状态,不断刺激AC生成cAMP,胞浆中的cAMP含量可增加至正常的100倍以上 导致小肠上皮细胞膜蛋白构型改变,大量氯离子和水分子持续转运入肠腔 ,引起严重腹泻和脱水。 一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的结构 由单一多肽链组成,带有7个跨膜疏水区域;-NH2端朝向细胞外,-COOH端面向细胞质。 深绿色部位:配体结合区 橙黄色区:G蛋白结合区。 配体 受体 G蛋白 二、 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 一组结构类似的鸟苷酸结合蛋白,通常所说的G蛋白仅仅是信号转导途径中与受体偶联的鸟苷酸结合蛋白。 G蛋白的分子组成示意图 (1)G蛋白由?、?、? 3个不同亚基形成的三聚体;(2)G?亚基具有GDP/GTP结合能力,并具有GTP酶活性;(3)G?、G?亚基紧密形成一个功能单位,起调节G蛋白活性的作用。 ?? ? GTP GDP G蛋白的作用机制 配体与受体结合,使?亚单位与受体结合,G蛋白构象改变, ?亚基转而与GTP结合; ?亚基与??亚基分离,同时从受体复合体上脱落成为游离的独立功能亚基,并发挥生物学功能; 配体与受体解离,?亚基发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VIP
- 幼儿通识性知识大赛考试总题库-上(单选题部分).docx VIP
- 3 桂花雨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课件.ppt VIP
- 《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课件.pptx VIP
- 4 珍珠鸟 教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21页).ppt VIP
- 2025至2030中国衣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重庆一中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1年重庆一中中考数学诊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