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讲稿关爱学生2011103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估讲稿关爱学生20111030

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二节爱岗敬业,就是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尊敬自己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一条中,要求教师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奉献精神,但在奉献的同时,教师自身也从中获得发展和成长。只有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师才能在培育学生成长的同时,感悟到作为教师的幸福。这节课开始第三节。 第三节:关爱学生 一、师爱含义及特点: 人类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爱,如母爱、友爱、喜爱、恩爱,但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师爱想媲美。这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师德规范中的第三条——关爱学生,那我们首先来谈谈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 1、什么是师爱?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的美好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的爱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个人需求,而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最无私的一种情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工作的起点,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有了教育,就产生了师爱,关爱学生是与教育相伴而生的,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身体力行的关爱学生,在弟子冉耕患上麻风病的时候,孔子前去探望,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从窗户上握住冉耕的手,发出嗟叹:“你这样的好人,怎么能得这样的传染病呢?”当弟子子路被叛军剁成肉酱的噩耗传来时,孔子让弟子倒掉了自己最爱吃的肉酱,从此终生不再吃肉酱,怕因此想起子路而伤心。正是出于内心深处对学生深深的爱,他不怕被传染上麻风病,但却怕看到肉酱想起学生时的伤心。 师爱的产生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下子产生的,他是教师在从教生涯中长期积累的,通过点点滴滴的事件逐渐凝结出来的。举一例子: 河南省许昌市古槐街小学老师刘夏她从一个孩子身上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也强烈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同时,她也把深深的遗憾埋在了心底。那一刻刘夏发誓:我要用心去爱我的每一个学生,永不在一个孩子身上留下遗憾。正是这件事改变了她的人生观,让这个年轻的女老师树立了坚定的信念:要竭尽所能,干好教育事业,不辜负任何一个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高尔基 2、师爱的特点: 职业性: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从事教育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教师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杂念的,心甘情愿的; 教师热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它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在明辨是非和利害关系的基础上有控制的爱。爱与严是共生的。爱是严的基础,它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有了爱,严才会有效果。严是爱的华,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会被学生所理解,才有可能使学生自觉地遵守。 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到不偏爱,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不计回报、无私的、神圣的爱。 大家说的总结起来:了解、信任、平等、公正、尊重、宽容、不体罚,下面就让我们根据大家说的各个方面,总结一下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做才是做到真正的关爱学生: 二、教师应如何关爱学生 1、了解和信任学生,爱护每一名学生。 (1)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 (2)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 (3)了解学生优缺点和特长; (4)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 07年我在给我系2007级历史蒙本班上中古史课,那也是我第一年给蒙授班级上课,有一次发现一个男同学总是不记笔记,我特别生气,走到他面前大声说:你为什么不记笔记?态度不是很好。他说:我看不清。我说:你坐到前面。他说我坐到前面也看不清。我就要发作了,感觉他是故意的。这时他旁边的男同学就跟我说:老师,他是真的看不清,你别生气,明天我们让他配眼镜。后来我通过自己的了解才慢慢知道: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希望男孩子豪爽,勇武,他们不太喜欢戴眼镜那种书呆子气,蒙班的男孩子哪怕近视,也不愿意戴眼镜,即便近视,实在没办法了,也是上课带,下课就摘下去,有时上课就忘记带了。说大点这是一种民族习惯,或民族心理。 我是班主任,对于这一点体会更深:从接手一个新班开始,我就要开始了解我的学生: 1、生源:内蒙各盟市,远至阿拉善,区外还有河北、湖南、江西, 2、家庭情况:有农村的:人口,土地,主要收入来源 有城镇:务工、固定工作单位、个体…… 3、个性:外向:能说爱笑,有什么话爱说,容易了解 内向:不善表达,心事重重 4、每个学生的特长:书法、唱歌、跳舞、体育、乐器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