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突触 第四节 神经胶质细胞 single,long or short; axolemma (轴膜)、 axoplasm (轴质)。 LM:thin, long, smooth, 直径均一。分支少,发出的部位形成轴丘(axon hilloch) EM: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有丰富的神经原纤维,线粒体,滑面内质网。 功能:transmitting the impulse(传递神经冲动)。 轴突与胞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轴突内的物质运输称轴突运输。 慢速运输 快速运输 分类依据 突起的多少 神经元的功能 轴突的长短 神经递质 Smallest CNS glia. 胞体小,长椭圆形。突起细 长有分支。 Function:吞噬作用。 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分布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cuboidal or columnar cells with microvilli or cilia. function: support, protection, secretion 4.2 周围胶质细胞 3.2.1 neurolemmal cell(神经膜细胞): schwann cell(施万细胞),form myelin-sheath of nerve fiber in PNS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4.2.2 satellite cell (卫星细胞) 又称被囊细胞(capsular cell),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嗜碱性,形态和大小不一,可呈虎斑样和细颗粒状。 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聚集而成。 功能:合成蛋白质。 nissl body (尼氏体) 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微丝构成。 功能:支持作用; 物质运输。 neurofibril(神经原纤维) 镀银染色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中。 neurofibril(神经原纤维) 核周质中还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还有脂褐素、分泌颗粒等。 ultrastructure of soma(胞体超微结构) 一至多个,树状,主干,分支。 结构: 类似于核周质 功能: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impulse. (接受并传递兴奋) 2.1.2 Processes(突起) Dendrite(树突) axon(轴 突) 轴突运输(axonal transport) 微丝和微管发挥作用 顺向轴突运输 逆向轴突运输 2.2 神经元分类 2.2.1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Multipolar neuron (多极神经元) Bipolar neuron (双极神经元) Psudounipolar neuron (假单极神经元) Multipolar neuron (多极神经元) Bipolar neuron (双极神经元) Psudounipolar neuron (假单极神经元) 2.2.2 根据功能 Moter neuron(运动神经元) Efferent neuron(传出神经元) interneuron (中间神经元) Sensory neuron(感觉神经元) Afferent neuron(传入神经元) 根据轴突的长短 高尔基Ι型神经元 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根据释放的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化学性质 胆碱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其他分类方法 第三节 突触 3.1 突触的概念和类型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 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相互连接组成了神经系统的信息通讯网络。神经系统神经元间的互相通讯是通过神经元连接的特殊结构来完成的,这个特殊结构成为突触(synapse)。 1897年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 创造出突触(synapse) 3.1.1 突触的概念 3.1.2突触的分类 1.按突触连接形式分: 轴-体、轴-轴、轴-树、树-树 2. 按突触连接方式分: 3. 按突触连接的界面分: 不对称型和对称型 电突触 化学突触 按突触传递信息的机制 抑制型 兴奋型 按突触功能分类 扁平型囊泡 F型突触 圆形囊泡 S型突触 按突触小泡的形态分类 突触前膜 7nm 突触间隙 20nm 突触后膜 7nm 经典突触由3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3.2 经典突触一般特征 突触前成分:即突触小体,为神经元的轴突 终末,呈球状膨大;内有突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