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配网盘点:212年网络流行语大全
绝配网整理:2012年网络流行语大全
即将挥别的2012年,源自网络的流行语层出不穷:全球经济衰退挡不住13亿元中国人对“正能量”的期盼渴望;“高帅富”和“白富美”成为年轻人心目中成功的重要标准;“舌尖”上的盛宴大行其道;而无论人们对什么事件的真相发问,他们都会习惯性地说:“元芳,你怎么看?”
语文期刊《咬文嚼字》30日正式发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
在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正能量”绝对是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使用者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2012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
语言学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事实上,被列入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不少词语例如“最美”“赞”,都可以被划入“正能量”一族。
一个“赞”字,包涵了赞美、赞赏、赞叹、赞同、赞许等众多情绪,显示出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围观”,而开始变得爱憎分明、激浊扬清。
2012年频频出现于媒体报端的“最美”,更形成了一股感动中国的强大新力量。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法官”后莉……层出不穷的“最美”背后,涌动的是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
质疑类流行语为数众多:“元芳”“躺枪”榜上有名
2012年仍是网络舆论监督年。质疑表象、探寻真相的网民每每从看似平常的事件中发掘出可疑的蛛丝马迹,“表叔”“房叔”等纷纷被网民的火眼金 睛识出而落马。“元芳,你怎么看?”也逐渐演变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之一。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络舆论监督的“乌龙事件”发生,无辜者遭受牵连,只能苦笑“躺 枪”。
社会学家指出,“元芳体”大红大紫,表现出的是国人习惯于对备受关注的事件“表达某种质疑、嘲讽或公开征询看法”,折射出的是社会公众探寻真相的心理。
“躺枪”同样折射了公众的质疑心理。一般而言,枪战中如果躺在地上,中枪的概率是最低的。“躺着也中枪”,用来形容无缘无故地受到牵连,或被卷进是非。
“中国式”“高富帅”耐人寻味、“舌尖”“接地气”传递草根喜乐
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深夜播出的一档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经意间红遍大江南北。亿万国人兴致勃勃地以“舌尖上”造句,从中折射出的是乐天豁达、热爱生活的“草根”心态。
与此同时,“接地气”的影视作品,正在逐渐成为国人欣赏的主流。小成本喜剧电影《泰囧》在岁末年终票房“一骑绝尘”,直奔华语电影的新纪录10亿元而去,正是因为它酣畅淋漓地“烹饪”出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2012年,还有一些流行语格外耐人寻味。在“真爱难觅”“剩女如云”的时代,“高富帅”“白富美”以指代“在择偶方面最有优势的男人和女人” 而胜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词汇。这其中,既有人们对美好婚恋的艳羡,也寄托着“草根”百姓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现实的自我解嘲。
类似的词汇还有“压力山大”和“中国式”。前者已经被网民改造为幽默感十足的“鸭梨山大”,折射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情绪。后者源自王海鸰 小说《中国式离婚》,今年因“中国式过马路”的被曝光而重新走红。国人如今对几乎所有看不懂的现象都冠以“中国式”的解嘲,于其中寄托着对改变不合理现 状、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每一个时代中,热门流行语都是社会心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而在2012年,新媒体的推波助澜让中国人‘流行语’的变化更为迅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点评说。
无论是“正能量”还是“鸭梨山大”,2012年的这些流行语承载着13亿中国人纠结的情绪和复杂的诉求,它们如此鲜明地涂抹着当下时代的情绪色彩,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动力和目标。何时起,“正能量”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迅速流行全球遍地开。博友们用“正能量”一词激励自己也鼓励他人,表达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与渴望。这股蒸蒸向上的“正能量”精神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动力引擎,让他们敢于为了理想而拼搏和努力!正能量不熄,未来梦不灭。
正能量 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霍金《时间简史》中就用过:“宇宙中的物质是由正能量组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