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宇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人们一般把天地万物总称为宇宙。但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只不过是宇宙的一部分,也许只是宇宙的一个角落。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宇宙呢? 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制作人:陈光林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怎样才能更深入的认识宇宙呢? 一、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形成原因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资料]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1)形成原因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地心说 日心说 星系 地球 太阳 宇宙的同意词 观测手段的进步 地月系 太阳系 宇宙 范围越来越大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宇宙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形态多种多样,我们把他们通称为天体。他们分别是: 恒星、 行星、 卫星、 星云、 流星、 彗星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之一。目前借助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几十万到几百万颗以上的恒星,估计银河系中约有二千亿颗恒星。 环绕恒星运行的天体之一,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所发光而发亮。 在以恒星组成的各个星座的天空背景中,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所以被称为“行”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质量比其所饶转的行星小的多,本身不发射可见光,靠反射恒星的光亮而发光。 月球就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太阳系一共发现天然卫星54~56颗,其中土星最多,有21~23颗。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流星体:大多为椭圆轨道绕恒星运行的尘粒和固体小块。主要由易碎多孔而松脆的物体组成,有的由碳质球粒物质组成。一般密度为每立方米十分之几克,体积不比砂粒和小石子大,质量越小的,数量越多,具有很高的动能,也有质量、体积较大 的流星体。沿同一轨道绕同一恒星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行群。 流星 流星:指闯入大气层,同大气磨擦产生的光迹。如果穿过大气层时并没有摩擦燃烧完,剩下的固体物质就叫做陨星,按组成物质可分为陨石,陨铁,陨石铁三类。 B2彗星 West彗星 彗星是一种在扁长轨道上运行,质量较小,呈独特的云雾状外貌的天体。中国民间又称“扫帚”星。太阳系中的彗星众多,目前观测到的约有1600多颗。 Kohoutek彗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