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犯(六)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未遂犯 一、未遂犯 (一)未遂犯的概念和种类 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未达既遂的犯罪。 1、障碍未遂与中止未遂 障碍未遂是指由于违背行为人意志的原因而导致的未遂。即狭义未遂 中止未遂则是出于行为人的意志而形成的未遂。 2、着手未遂与实行未遂 着手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没有完成实行行为的未遂;实行未遂是实行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没有发生构成要件结果的未遂。 (二)未遂犯的范围 1、立法上未遂犯处罚范围的三种规定 (1)对所有故意犯罪的未遂都给予处罚 (2)对重罪的未遂犯均处罚,对轻罪未遂的处罚以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为限。 (3)以分则条文的规定为限 第四十四条 未遂を罰する場合は、各本条で 定める。 2、未遂犯的存在范围 行为犯、结果犯 结果加重犯有没有未遂? 对加重结果是故意的情况下可存在未遂。 (三)未遂犯的处罚理由 1、客观未遂理论 处罚未遂犯的原因在于未遂行为对于引起构成 要件结果的危险性。欠缺结果不法,故减轻处罚。 2、主观未遂理论 处罚未遂犯的原因在于其未遂行为所表现的行 为人的危险意思或对法的敌对意思。承认不能犯 的可罚性,未遂与既遂有相同的处罚原则。 3、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未遂理论 出于主观犯意的未遂行为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 二、障碍未遂 (一)障碍未遂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障碍未遂是指由于违背行为人意志的原因所导 致的未遂。 (二)着手的认定 着手是指实行行为的开始 1、两种理论学说 客观说认为着手是指开始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 (形式的客观说)或者开始实施具有法益侵害危险 性的行为(实质的客观说)。 主观说认为行为表现出行为人的危险性格时, 或者犯意在外部明确化时,就是实行的着手。 2、几种特殊犯罪的着手 (1)不作为犯的着手 (2)间接正犯的着手 利用行为的开始还是被利用者行为的开始? (3)原因自由行为的着手 是原因行为的开始还是结果行为的开始? 原因自由行为都会进行到结果行为阶段。 三、不能犯 (一)不能犯的概念 不能犯是指行为人误以为结果会发生,但实施 的实质上是不具有结果发生危险性的行为。 无危险的不能犯(出于重大无知)不可罚 (二)不能犯的种类 1、主体不能的不能犯 2、行为客体(对象)不能的不能犯 3、手段不能的不能犯 四、中止犯 (一)中止犯的概念 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基于自己的意志 而阻止犯罪完成的情况。 (二)成立条件 1、基于自己的意志(任意性、自愿性) 中止不是基于对外部障碍的认识 2、中止行为:放弃继续实行或者基于真挚的态度而采取积极的行为。 3、没有发生结果 (三)准中止犯 结果不发生非防止行为所致,但行为人为防 止结果发生已尽真挚努力的,以中止论。 准中止犯可能存在的情形 1、被害人或第三人行为介入的准中止犯。 2、不能未遂的准中止犯 五、我国中止犯的有效性条件 1、中止犯的两种类型 消极中止又称行为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情形。只需要具备时空性、自动性两个特征即可。 积极中止又称结果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且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其除了具备时空性、自动性两个条件外,还需要具备有效性条件,即行为人还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而停止下来。 2.积极中止与消极中止的判断 (1)犯罪行为实行终了说 (2)犯罪结果可能发生说 实行终了+少数未实行终了 (3)客观上犯罪结果发生可能性说 成立犯罪既遂的犯罪结果有无可能发生作为积 极中止与消极中止的区别标准,并且以行为当时 行为人所认识到的情况为基础,以行为人的认识 为准。 从阶段看只能在实行阶段及实行后阶段。 3、规定有效性条件的目的 积极中止中规定有效性条件的目的有二: 其一是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从而与犯罪既遂 相区别。 其二是自动性的认定依据,在犯罪结果没有发 生的情况下,正是通过其采取的防止犯罪结果发 生的积极措施,表明了其放弃犯罪的自动性,有 别于犯罪实施完毕情况下的犯罪未遂。 4、有效性的含义 所谓有效性,是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所 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 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即要求犯罪结果的不发 生与行为人的中止行为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缺陷:罪刑不相当 有效性应当是行为人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