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心理咨询师二级冲刺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 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 B.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 C.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 D.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没有任何关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单选题] 假如张某是你的邻居,他的车不知被谁划了一道长长的刮痕,为这事张某一家人连续几天在你家附近骂街,你会( )。
A.认为一定是张某怀疑自己划了他的车 B.认为张某一家的做法可以理解 C.建设张某报案,别指桑骂槐 D.离张某一家人远一点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 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可能是( )。
A.思维松弛 B.破裂性思维 C.思维奔逸 D.思维不连贯 ?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思维松弛的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破裂性思维的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的状况下出现 的,而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4[单选题] 最容易发生从众的情况是( )。
A.个体自我评价高 B.群体凝聚力较低 C.所处情境很明确 D.个体依赖性较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个体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群体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从众行为就会减少。个体依赖性较高的,容易从众。
5[多选题]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 )。
A.泛灵论 B.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
参考答案:AB
6[多选题] 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 )。
A.先赋角色 B.功利角色 C.表现角色 D.成就角色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社会角色可以按各种方式进行分类。①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前者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 比如父母的角色,后者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的角色。②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前 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后者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③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可分 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 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④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前者对自己的 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后者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
7[多选题] 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态度,这属于( )依恋。
A.安全型 B.回避型 C.反抗型 D.焦虑型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反抗型依恋的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8[多选题] 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基本维度主要包括( )。
A.神经质 B.精神质 C.内外向 D.掩饰性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基本维度主要包括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内外向:分数高表示外向,分数低表示内向。神经质:分数高者常焦虑、担忧等;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稳重、善于自我控制。精神质:高分者可能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低分者态度温和。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9[单选题] 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
A.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有三大基本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口腔科共计67套试卷均含答案资料.doc
- 2016超星泛雅尔雅中医基础理论考试8.1-8.12资料.doc
- 2016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解析版)资料.doc
- 2016年全国中考政治真题汇编:劳动与公共生活(解析版)资料.doc
- 2016朝阳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资料.doc
- 2016年全国中考政治真题汇编:我国的基本国情(解析版)资料.doc
- 2016年全国中考政治真题汇编:我国的经济建设(解析版)资料.doc
- 2016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资料.doc
- 2016朝阳数学一模资料.doc
- 2016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当代科学技术新知识读本题库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