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害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柑橘害虫

柑橘害虫 柑桔害虫 蚧类吹绵蚧、矢尖蚧、红蜡蚧、褐圆蚧、黑点蚧、堆蜡粉蚧、糠片盾蚧等为害性最大。螨类。主要有柑桔全爪螨、柑桔始叶螨、柑桔锈螨和柑桔瘤螨。粉虱类,木虱类,吉丁虫类和天牛类,蚜虫类,叶甲类,潜叶蛾,卷叶蛾类,实蝇类,瘿蚊类,吸果夜蛾类,蜡蝉类,蝽类,象虫类,尺蛾类,凤蝶类,其他柑桔害虫 实蝇类和柑桔瘤螨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 柑桔潜叶蛾 以幼虫潜入柑桔新梢嫩茎、嫩叶表皮下蛀食叶肉,形成白色的弯曲虫道。被害叶片卷缩硬化,容易脱落,使新梢生长停滞,严重影响树势及来年开花结果。 柑桔潜叶蛾年发生9~15代,各地不一,世代重叠。多数以蛹、少数以老熟幼虫在晚秋梢或冬梢上(危害部)越冬。在部分桔区(如广西岑溪等地)无越冬休眠期,终年可发生为害。 春梢期发生最轻,夏、秋梢期发生严重,尤以8~9月份秋梢受害最重。秋梢被害除影响树势外,还影响结果母枝的培养,导致翌年产量下降。 成虫多在清晨羽化,晚上活动。 具趋光性,飞翔敏捷。 羽化后即可交配,2~4天开始产卵。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中脉两侧。成虫产卵对柑桔嫩叶的长度有较严格的选择性:蕉柑1~3.3cm,芦柑0.3~4cm,夏橙0.8~3.6cm,橙类1~4.5cm。超过以上长度的嫩叶极少产卵。因此,抹芽控梢,避过成虫产卵高峰期,是防治柑桔潜叶蛾最有效的一项措施。 有关该虫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及产卵行为。 产卵引诱行为的研究。 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壳底面潜入叶表皮下蛀食叶肉,边食边前进,逐渐形成弯曲的白色虫道。幼虫共4龄。1龄食量小,虫道宽0.3mm;2龄时虫道宽0.5~1mm;3龄为暴食期,白天黑夜均可取食,虫道宽达1~2mm;4龄后期停止取食,潜至叶缘附近将叶边卷褶包围身体,吐丝结茧,化蛹其中。成虫羽化后从茧端飞出,蛹衣一半在外面,一半仍留在褶叶处。 幼虫危害在方位间和层次间的差异不显著。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结合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抹芽控制夏梢和早发秋梢; 通过水肥管理,使夏、秋梢抽发健壮整齐,减少着卵量,中断幼虫食物来源,以抑制虫源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根本措施。 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梢,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但要注意将摘下的嫩梢、虫叶和剪下的被害枝梢集中处理,以直接消灭其中的害虫。 选择抗虫品种。 另外,做好预测工作,掌握在成虫发生低峰期统一放梢,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关键。成虫低峰期可通过观察新梢顶部5片叶来掌握,当卵或初孵幼虫数量显著减少时,抹净最后一次芽,然后统一放梢。 2、药剂防治。掌握重点保护夏、秋梢的原则。一般在新梢萌发不超过3mm或嫩芽被害率达5%左右时,开始喷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1.21头1龄幼虫/嫩叶。重点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防治成虫,喷药宜在傍晚进行;防治初孵幼虫宜在晴天午后用药,效果较好。 有关于该虫化学防治适期的研究报道。 柑桔实蝇类 柑桔大实蝇别名柑桔大果实蝇、黄果蝇,幼虫名为柑蛆。 国外分布于不丹、印度、锡金、日本。国内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台湾等省(区)市。 寄主为柑桔类的甜橙、京桔、酸橙、红桔、柚子等,也可为害柠檬、香橼和佛手。 成虫产卵于柑桔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在果内蛀食果肉,常使果实未熟先黄,提前脱落。且被害果极易腐烂,使果实丧失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内越冬。 成虫习性:成虫羽化出土多在上午9~12时,特别是雨后天晴,气温较高时羽化最盛。成虫羽化出土后常群集在桔园附近的青杠林和竹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作为补充营养。羽化后20余日开始交尾,交尾后约15日开始产卵。 幼虫习性:卵在果内孵化后,幼虫成群取食桔瓣。甜橙被害后,被害果常出现未熟先黄、黄中透红的特点。10月中、下旬被害果大量脱落。幼虫期3个月左右。 蛹习性:幼虫老熟后随果实落地或在果实未落地前即穿孔爬出,入土化蛹、越冬。入土深度通常在土表下3~7cm,以3cm处最多,超过10cm者极为罕见。蛹期6个月左右。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1)冬耕灭蛹:在冬季霜雪来临前,浅耕园土15cm左右,以增加蛹的机械伤亡、被天敌取食或因蛹体位置变动不适生存而死亡。(2)在受害果园的生长期和落果期及时摘除有虫青果和拾落果,可利用深埋、水浸、焚烧、水烫等方法处理,以杀死虫果中的幼虫。(3)果实套袋:在果实坐果期内,转色前10-15天套上白色塑料袋,保果率100%。 2、植物检疫。柑桔大实蝇的幼虫可随果实的运销而传播,越冬蛹也可随带土苗木传播。因此严禁从疫区调运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的苗木。非调运不可时,应就地检疫,一旦发现虫果必须经有效处理后方可调运。检疫除害处理可用60Co-?射线70Gy照射,蛹的死亡率可达100%,且对柑桔类果实的总糖、总酸、维生素C和固形物含量无明显的影响。 3、物理防治。4、药剂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