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和应用 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复制动物模型时实验动物的选择 动物模型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疾病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复制动物模型时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如何排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疾病动物模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时设置对照的意义和常用对照的含义 * CONTENTS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简称动物模型或疾病模型。是指为生物学、医学、药学研究而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1796 年 Jenner 牛痘 1876年 Koch 炭疽杆菌小鼠模型 1884年 Pasteur 狂犬疫苗动物模型 1961年 NIH 提出加强开发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1965年 都赛克 库鲁病黑猩猩模型 1968年 《生物医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出版 1982年 《动物模型目录》出版 动物模型达到 4000余种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优越性 利用动物进行模拟实验,可免去对人体的伤害 如创伤实验、剧毒物、致癌因素、病原微生物等 可以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各种干扰 提高复制成功率和缩短病程,便于实验的多次重复 通过强化实验因素或者附加诱发条件缩短发病时间、提高发生率 便于实验样品的全面采集 克服尸检、活检标本的限制;可以在动物死前活处死时给与必要的预处理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局限性 “严格地说,实验结果有效,仅仅是对于实验进行时所在的条件而言,而在生物学上尤其如此。在必须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酒精有多大的实用范围,关于这一点,在做结论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谨慎。” ——贝弗里奇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动物模型的复制途径分类 按实验所用对象分类 按复制动物模型的目标分类 按中医理论体系分类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整体动物模型 造模在动物体内(in vivo)进行 可以对全身各部分乃至机体的调节系统进行测试 离体实验模型 实验在体外(in vitro)进行 包括体外器官、组织、细胞培养,不能全面模拟一种疾病 可以减少实验动物使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大量重复。 按实验所用对象分类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自发性动物模型 指实验动物不需要经过特殊的人为干预,在自然情况下就能以较高的频率发病的动物模型。 诱发性动物模型 指对实验动物施加一定的人为处置,使之出现与人类疾病类似的疾病的改变,即造模。 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将外援目的基因导入胚胎染色体基因组内,使之稳定整合并能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基因敲除动物:将结构已知但功能位置的基因敲除,或用其它序列相近的基因将其取代的一类动物。 按动物模型的复制途径分类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独立疾病模型 构成人类疾病模型的主体,模拟人类发生的各种独立疾病 综合征模型 模拟人类发生的综合征 通常只能模拟实际临床综合征的某些特点,且造模方法与实际病因可能相距甚远 基本病例过程模型 以病理过程作为模型目标 病理过程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一些共同的功能、形态或代谢改变 按复制动物模型的目标分类 01 作用 02 分类 03 选择 04 注意问题 05 总结 中医证候模型 如:肾阳虚证模型、气血虚证模型、血瘀虚证模型、脾虚证模型、瘟病模型、里实证模型 按中医理论体系分类 复制动物模型时实验动物的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