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2.盘庚迁殷商朝前期自然灾害频发,内部纷争不断盘庚即位,将国都迁到殷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又称“输籍法”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隋朝通过推行“输籍法”,使大量不承担国家赋役的隐藏户口从豪强之家分离出来,成为国家编户,为国家扩充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1.高粱河之战高梁河之战是北宋在终结五代十国局面之后,宋太宗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发动的针对辽国的第一次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此次战争是宋辽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辽军发挥骑兵优势,远道增援,给宋军以沉重打击。宋军轻敌冒进,首战失利,对以后与辽作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使宋军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 2. 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公元1004年,萧太后亲率辽军二十万南下,直抵黄河边的澶渊,宋辽激战,宋真宗亲自督战使得士气大增,多次大败辽军。但宋真宗无意扩大战果,辽国也有后顾之忧,于是双方协定: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双方撤兵。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澶渊之盟的缔结,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战,和平往来百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3.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是指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宋徽宗与钦宗被辽军俘虏的事件,又称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皇族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难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 4.绍兴和议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订立的和约。其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向金岁输银25万两,绢25万匹;南宋和金以淮河至大散关为界。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南宋于这个耻辱的条约中断送了在这之前的抗金硕果,与金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这个和约没有给双方带来持久的和平,不久金军再度南侵,战事又起。 1.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特有的一种以满洲人为主导的军事社会组织,起源于女真人的射猎组织牛录额真。 3.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 4.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内容以满、汉、蒙、俄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界碑。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 1.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商代从盘庚迁都至此,直到商朝灭亡,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商朝灭亡后,殷都逐渐成为废墟,后人称“殷墟”。殷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位置的最早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距今三千多年。19世纪末被发现,现存许多大型商朝建筑遗址、作坊遗址和许多窑穴以及奴隶殉坑遗迹。殷墟的发掘,证实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并且甲骨文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七个刘姓宗室诸侯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七国之乱”。窦婴、周亚夫平定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1.大索貌阅大索貌阅是隋唐检括户口的措施,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的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