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MicrosoftWord文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拔罐法MicrosoftWord文档

拔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竹罐、陶罐、玻璃罐)为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俞穴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逐寒、泄热除毒等作用。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在普代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以牛角制成罐来拔脓治疗疮疡脓肿的记载。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罐具也从兽角、竹筒发展为金属罐、陶瓷罐、玻璃罐,乃至近年来研制成的抽气罐、挤压罐、电磁罐等。操作方法亦从单纯的留罐法发展为走罐、闪罐法,以及针罐、药罐、刺血罐、抽气罐、水罐等拔罐方法。 拔火罐 拔火罐时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俞穴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火罐法能激发和调整人体经气,刺激神经、血管、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湿驱寒、行气止痛的作用。 缓解症状 风湿痹痛 【穴位】肩关节痛取肩髃、肩内陵、肩髎、臑俞等穴; 肩背痛取大杼、风门、肩井、曲垣等穴;腰痛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穴;坐骨神经痛取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承山等穴。 【中医证型】使用于下焦湿热型、气滞血瘀型。 术后癃闭 【穴位】关元、气海、中极、水道 【中医证型】适用于脾肾虚弱型 (二)拔火罐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准备用物,检查罐具的完好性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及病人隐私 拔罐: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断绕1~2圈后,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相应的部位 留罐10~15分钟 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 清洁局部皮肤,整理病人及床单位,消毒罐具 刺络拔罐 刺络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缓解症状 带状疱疹局部疼痛及后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神经性疼痛。 【穴位】疱疹侵犯部位 【中医证型】适用俞气滞血瘀型 刺络拔罐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准备罐具及1根三棱,检查罐具的完好性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及病人隐私 针刺拔罐部位常规消毒 取三棱针点拔罐部位皮肤 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 清洁局部皮肤,整理病人及床单位,消毒罐具 平衡火罐法 平衡火罐疗法是主要运用闪罐、走罐、飞罐、旋罐、抖罐、振罐、针罐、药罐等手法,选择相应修复病变起平衡作用的背部,实施熨刮、牵拉、挤压、弹拔等良性刺激,利用火罐的温热效应,通过神经末梢、毛细血管、细胞、皮肤等综合传递渠道,连续不间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致使大脑高级指挥大脑中枢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机体相应修复到平衡状态。 缓解症状 慢性疲劳综合征、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失眠等症状。 【穴位】背部 【中医证型】适用俞寒湿证、气滞血瘀 (二)平衡火罐的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准备用物、检查罐具的完好性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及病人隐私 涂少量润滑油于患者背上 在背部两侧分别闪罐3个来回,一个从上到下,一个从下到上 留罐疲劳穴、双乳腺穴3~5分钟 沿督脉及膀胱经走向推罐3个来回 在背部两侧分别摇罐、抖罐3次 再次走罐疏理督脉及膀胱经1次 清洁局部皮肤,整理病人及床单位,消毒罐具 拔罐注意事项 拔罐时宜选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处不宜拔罐,避免有水疱、疤痕和伤口的位置。 点火用的酒精棉球应用止血钳拧干夹紧,防止棉球滴酒精或脱落烫伤病人的皮肤。用毕酒精棉球放入小口瓶内熄灭。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使用玻璃罐时随时注意罐内吸附力是否降低,以防火罐松脱打碎。 起罐时切勿强拉,拔罐后皮肤出现潮红或瘀红为正常现象,拔罐后引起的张力性水疱可按外科常规处理。 冬天注意保暖,但拔罐部位不宜覆盖厚重的棉被,必要时屏风遮挡病人。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不宜拔罐。 刺络拔罐时,注意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刺时不宜过深已防出血过多,局部注意消毒,有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小孩12岁以下不宜行刺拔。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