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微生物的控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物理杀菌因素的代表——高温 (一)高温杀菌作用的种类 具有杀菌效应的温度范围较广。高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变性、破坏,例如它可使核酸发生脱氨、脱嘌呤或降解,以及破坏细胞膜上的类脂质成分等。湿热灭菌要比干热灭菌更有效,这一方面是由于湿热易于传递热量,另一方面是由于湿热更易破坏保持蛋白质稳定性的氢键等结构,从而加速其变性。 在实践上行之有效的高温灭菌或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热灭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将金属制品或清洁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在这种条件下,可使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变性、原生质干燥,以及各种细胞成分发生氧化。灼烧(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方法,但它只能用于接种环、接种针等少数对象的灭菌。细菌的芽孢是耐热性最强的生命形式,所以,干热灭菌时间常以几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芽孢的耐热性作参考标准。 2.湿热灭菌法(moistheatsterilization)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5~10分钟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孢子稍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孢最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分钟才能杀死。 (1)常压法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用于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的液体的一种消毒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杀死其中无芽孢的病原菌(如牛奶中的结核杆菌或沙门氏菌),而又不影响它们的风味。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低温消毒法,具体的处理温度和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在60~85℃下处理15秒至30分钟。具体的方法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较老式的,称为低温维持法(LTH,lowtemperatureholdingmethod),例如在63℃下保持30分钟可进行牛奶消毒;另一类是较新式的,称为高温瞬时法(HTST,hightemperatureshorttime),用于牛奶消毒时只要在72℃下保持15秒钟即可。据报道,不管用LTH或HTST法,都不能杀灭引起Q热的病原体——Coxiellaburnetii(伯氏考克斯氏体,是一种立克次氏体)。 煮沸消毒法 一般用于饮用水的消毒(100℃下数分钟)。 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sterilization或tyndallization)又称丁达尔灭菌法或分段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将待灭菌的培养基在80~100℃下蒸煮15~60分钟,以杀死其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然后置室温或37℃下保温过夜,诱导残留的芽孢发芽,第二天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如此连续重复3天,即可在较低温度下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例如,培养硫细菌的含硫培养基就应该用间歇灭菌法灭菌,因为其中的元素硫经常规的加压灭菌(121℃)后会发生熔化,而在99~100℃的温度下则呈结晶形。 (2)加压法 常规加压灭菌法(normalautoclaving) 这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灭菌方法。其原理十分简单:将待灭菌的物件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加压蒸汽灭菌锅(或家用压力锅)内。把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并把其中原有的空气彻底驱尽后将锅密闭。再继续加热就会使锅内的蒸气压逐渐上升,从而温度也上升到100℃以上。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要求温度应达到121℃(压力为1kg/cm2或15磅/英寸2),时间维持15~20分钟,也可采用在较低的温度(115℃,即0.7kg/cm2或10磅/英寸2)下维持35分钟的方法。此法适合于一切微生物学实验室、医疗保健机构或发酵工厂中对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物料的灭菌。 连续加压灭菌法(continuousautoclaving) 在发酵行业里也称“连消法”。此法只在大规模的发酵工厂中作培养基灭菌用。主要操作是将培养基在发酵罐外连续不断地进行加热、维持和冷却,然后才进入发酵罐。培养基一般在135~140℃下处理5~15秒钟。这种灭菌方法有很多优点:①因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故既可杀灭微生物,又可最大限度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例如,在抗生素发酵中,它比以往的“实罐灭菌”(120℃,30分钟)提高产量5~10%;②由于总的灭菌时间较分批灭菌注明显减少,所以缩短了发酵罐的占用周期,从而提高了它的利用率;③由于蒸汽负荷均匀,故提高了锅炉的利用率;④适宜于自动化操作;⑤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关灭菌温度和时间对营养成分破坏的影响可见表7-12。 ? (二)影响加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 (1)灭菌物体含菌量的影响 不同的微生物个体(包括营养体和孢子)的耐热性是有差别的,所以,灭菌物体中的含菌量越高,杀死最后一个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